××陶瓷有限公司版次模拟教学版文件编号品质控制及变异反馈之处理程序页次第1页共22页制定日期2007年11月15日1.目的:①为明确品质责任,建立一个对品质负责的公平环境及贯彻品质责任的工作生态;②为尽早发现品质异常,及时消灭异常原因,进而把失败成本降到最低,实现降低成本之终极目标;③为促进品质预防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防患品质不良之产生,进而提升本公司技术及管理的水平;④引导全员进行品质管制之理想工作状态,促进全员经营品质之管理状态。2.适用范围:①设计管制②进料管制③制程管制④成品管制⑤品质稽核。3.品质管制之意识与责任:3.1品质管制之意识:三不责任之作业意识:·不接受不良:阻止不良延伸、扩散,·不制造不良:预防不良发生,·不流出不良:确认没有不良现象。3.2品质管制之部门职责:3.2.1制造部门:负责按工艺标准、作业标准组织生产、所生产的半成品、成品发生品质变异,甚至未发生前之预防改善措施的反馈与处理;3.2.2制造部门:负责对造成制程中品质变异的管理因素(人、环境、设备、操作)提出改善措施以消除管理所造成之品质不良现象;3.2.3资财部门:负责所采购物资的不良品的退货、折让处置并制定有效的供应商评价/表现考核之措施,以实现线外品管之预防管理要求;3.2.4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够坚耐的工艺标准以实现线外品管之目标(含工艺流程、工艺配方及工艺参数标准)及原料变异时,为满足生产之临时性配方调整之研究并追踪参数水准之坚耐程度,如有不符合目标之要求应再深入研究改善工艺标准之参数水准;;3.2.5技术部门:负责发生品质变异时,属于工艺标准变异的调整与指导;3.2.6品管部门:负责制定检验标准、产品内控标准及其他物资验收标准并检查标准执行情况,负责检查工艺标准的执行情况;3.2.7品管部门:①负责进厂物资品质检验及品质变异的反馈,②制程品质控制被贯彻或没有被执行之监督与纠正,③负责有责任不清之品质变异的责任认定,④各项品质控制改善措施有没有被执行及是否有效的追踪;3.2.8总经办:负责品质管理各项政策与程序冲突时“决策采行”之最终裁定。4.品质管制之程序:4.1品质管制之定义:4.1.1制程管制之意义:是指从产品设计开发,产品制程设计开发,产品制程检验、回馈稽核与矫正措施,一直到产品送达顾客手中为止,利用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与积累经验,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给予工作之标准化,而于制造时预防不良错误之发生,阻止不良或错误造成扩散,使生产工作每一次都是好的(生产成本最低)达到企业获利的目的。4.1.2制程品质之意义:是指产品生产之设计、准备、制造、确认在管理中隐藏着的品质状况而言,其中包括工艺参数标准之品质,原料之品质,产前制备之品质、制造中控制能力之品质,自主检验意识之品质、检验能力之品质及安全之品质…等等。制定品管部审核批准××陶瓷有限公司版次模拟教学版文件编号品质控制及变异反馈之处理程序页次第2页共22页制定日期2007年11月15日4.2品质管制系统之范围及定义:1、设计管制阶段·检讨、制订产品制造中各个工程阶段应达到的标准及方法,且是生产成本最低的,·监定样品、印证制造程序;·评核制造工程变异大小,谋求下次生产之改善2、进料管制阶段·监定材料进厂是否维持合用的水准(不接受不良、不流出不良)·提供供应商有关对方生产产品(供应产品)的品质情报,协助供应商改善管理3、制程管制(含最终检查)阶段·维持正常的生产力与检查能力·不制造不良也不流出不良·机会教育的实施——制程规定的稽核、检查结果的稽核4、成品管制(含出货管制)阶段·产品物性测试、评比、报告与成本统计之回馈·客户使用时之服务与使用之分析·不流出不良5、品管稽核·品保系统、品质管制作业程序、品质标准的检讨·品质政策、方针、责任、目标的管理与仲裁4.3设计管制阶段之品质管制及变异反馈之处理程序:4.3.1程序规划:4.3.2品质控制程序之步骤:4.3.2.1实验设计构想核准1、顾客声音的确认与摸索·业务订单的品质要求·产品生产之资讯的历史档案·产品开发小组的经验制定品管部审核批准实验设计构想核准设计指导与工作核准产品设计与开发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