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根据鲁政办发【2008】66号文件精神,我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明确工作职责,扎实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切实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资助体系我县教育部门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成立了XX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县教育局直属全额事业单位,编制4人,购置了微机、复印机等办公设施,安排了专门的工作经费,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我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教育、财政部门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普通高中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建立了良性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运作体系。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保障政策实施效果我们积极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意义,利用多种有效的宣传形式使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给困难家庭的学生带来了希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声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关心,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1、深入到各高中及职业学校,座谈、讨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意义,下发宣传材料5000余份,并组织学生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及家庭调查表。2、开通了“学生资助热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资助信息,为助学贷款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3、为扩大宣传范围,我们还利用网络、媒体形式,7月27日齐鲁晚报对我县资助工作进行了报导。三、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第1页共3页积极收集整理、汇总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等信息,测算贷款需求,编制贷款预案;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调查、认定;建立学生信用和贷款资格主义小组,在省下达的助学贷款控制限额内,确定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名单;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初审等管理工作;接受高等学校、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委托,建立与贷款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跟踪了解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爱经办银行委托催还贷款,负责向省、市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等学校和经办银行定期报送贷款学生的有关信息等,加强与高校沟通,避免重复贷款。通过大家的辛勤工作,圆满完成2008至2009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为做好该项工作,我们下一步还要加强学习,准确把握政策、法规、申办程序,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提出如下建议:1、关于委托书的问题。父母均在外地打工,无法回来签订合同,不能签字委托授权别人办理,和文件规定矛盾。2、共同借款人年龄要求问题。年龄要求30至60岁之间不合理,只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可相对要求小一些。哥哥、姐姐有经济来源收入,完全可以承担作为共同贷款人的责任。3、要求不明确。高校要求报到日期与区域调整开具证明的机构要求不明确。开行更改要求可以提早下通知,便于我们开展工作,如刚开始办理的学生报到日期解释的是上大学的日期,后来又通知是今年开学报到的日期。4、合同回执问题。合同回执需要录入完合同才能导出,合同回执可以像以前一样手写。如果套打回执工作量增大,学生家庭困难,办理助学贷款应避免少跑来回趟。5、汇款成功之后的问题。汇款成功之后,学校可以向当地开户行索取电汇凭证,给学生开取收具,不应向资助中心索取。6、办理机构的问题。一学生没有错误,但是审批没有通过,第2页共3页向上级查询原因,也没有解释出来什么。希望以后办理不成功的,开行给个理由。7、高校问题:现在高校对生源地信用贷款政策了解不清楚,解释不全面,学生对贷款政策一无所知,这样就直接给资助中心施加了压力,两个月的时间已非常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再给学生解释政策,造成的另一弊端是学生只能一次次的跑资助了解问题,加大了学生的开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09年度,我资助中心共成功受理学生8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