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2007年3月份投资策略报告宏观经济:信贷投放居高、紧缩之弦难松信贷投放仍居高难下从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来看,2007年1月份信贷总体依然偏高。1月份的信贷投放高达5676亿元,从信贷增速看,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去年末高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中长期信贷增速依然维持在21%以上的较快水平。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2500亿元,同比多增432亿元,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3115亿元,同比少增340亿元。准备金率成为调控流动性的常用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是央行在1月15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短时期内再次提高0.5个点,经过去年至现在五次调整后已经到达了10%。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调控流动性的一个常用工具。此次上调将大约冻结1600亿元的银行体系资金,短期回收流动性的作用明显。但从目前情况看,加重流动性泛滥的因素很多,上调准备金率对资金的收缩作用有限。首先是贸易顺差过大局面未有根本改善,1月份单月顺差额达158亿美元,今年的单月贸易顺差预计要较去年再上一个台阶,达到单月200亿美元左右,由此引发的资金泛滥压力将会比去年更大;其次是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内资金仍多,放贷能力相当强,且上半年的放贷冲动亦大。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市场上新一轮过剩流动性局面的产生,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将势必成为央行今年的一个重要任务。投资反弹压力仍相当大在信贷投放居高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可能上升。央行动用加息手段进行调控的可能性仍然相当大。2006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但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1月份采购经理指数仍维持高位,总体来看,企业的扩张动能仍然强劲,投资反弹仍有可能。贸易顺差仍惊人2007年1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58.8亿美元。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激增74%,达到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今年1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长27.5%,至707.4亿美元,但仍旧低于出口33%的增速。预计07年全年贸易顺差会增加到2500亿美元。经济将依然存在重大的外部不平衡,贸易摩擦将很难避免,同时也带来了流动性的泛滥。通胀压力渐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份CPI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2.2%,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6年12月上涨0.7%。PPI同比上涨3.3%。尽管CPI由于基期原因仍处低位,但指标M1、M1/M2和PPI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CPI受到传导作用走高的可能性很大,通胀压力不可小视。市场环境:估值优势弱化、盈利继续增长1、整体估值优势弱化整体估值水平已反映预期增长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基本反映未来业绩增长,沪深30006年PE水平在45倍左右,我们认为目前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充分反映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A股相对于H股溢价增大从A-H股比价来看,2006年初以来A股溢价持续下降的趋势有所改变,整体溢价水平回升到1.595,A股股价折价的公司仅S交科技一家。溢价水平在10%以下的仅鞍钢、招行和宁沪高速3家。与前期A股公司大面积折价的局面已经截然不同。2、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趋势未改上市公司06年全年业绩增长成定局首先从截止2月27日已经公布年报的158家公司情况看,平均每股收益0.31元,每股收益0.5元以上的37家。再从680家有业绩预告的公司看,其中254家公司预告06年业绩增长50%以上;40家公司预告业绩略增,159家公司预告扭亏。中小板116家上市公司2006年报全部出齐,平均净利润增长25.16%。06年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长已成定局,能源、石化、地产以及机械是高收益的主要行业。未来两年业绩增长预期仍乐观首先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的比较来看,1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尽管增速仍然倒挂,但差异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企业成本压力减轻,盈利提升情况预期乐观。再从股改之后制度变革带来的外延式增长机会看,我们认为股改之后,由于股东利益一致以及股权激励等制度变革带来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效率提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