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全过程我们现在进入主题。我们今天讲的是投资和融资。投资和融资实际上是一回事。我们把融资就当成一个简单的商品交易,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投资和融资了。交易,那么交易什么呢?假设我们交易任何一个产品,在商场上,你交易的是商品,但是在资本市场上,你交易的是资产,说白了就是项目。咱们交易的标的就是融资的项目,那么卖家是谁呢?卖家是融资者,买家就是投资者,双方买卖的就是项目,当然是项目的股权。既然如此,你作为卖家,首先你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买家在哪,第二个,他们在想什么。如果你们知道了这两个问题,有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那么你就知道该怎么包装产品,该怎么包装项目了。怎么了解买家呢?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交换立场,叫换位思维,你自己当一把买家就知道买家在想什么了,你知道买家想什么了,就知道该怎么包装产品了。于是,资本运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两面打算盘。我过去曾经当过投资者,十年前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是投资基金驻中国的代表,我经常跟那些融资者谈判,因为我是投资者,他们卖项目,我买项目。我发现一个很让我不高兴的问题,我的谈判对手大部分人只打自己的算盘,他不替你打算盘,很多已经快垮台的国营企业,我给他带来的资金,我给他带来的技术,他出土地,他出劳力,我实际上是把他的土地盘活了,把他的劳力盘活了,给他的劳力发工资,最后谈判的结果,他还要控股,他说我出土地,我出劳力,我出钱,你出技术,你出市场,到最后我控股,这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但是没话说,这帮人只打自己的算盘,不打你的算盘。所以我现在提出一个原则,在资产运营交易项目的时候,算盘要两面打。但是,这个两面打不能打到底,有些人是这样的,我的谈判对手经常这样,在签约之前只打自己的算盘,等到签约之后,他开始扒拉你的算盘了,发现你挣的钱比他多,最后开始后悔,一后悔就开始搞小动作,一搞小动作双方就开始摩擦,一摩擦合作就很不愉快,到最后不欢而散。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签约之前算盘两面打,在签约之后算盘只打一面,你自己挣钱就行了,不要管别人挣多少钱,别人挣得多是别人的本事,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双赢,不是双赢的买卖是一锤子买卖,要想双方合作下去一定要赢,因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最后会成为一个合作伙伴,只有双赢才会使双方愉快地合作下去。刚才我们说了,要想研究买家,两个问题,第一个,买家在哪,他们是谁,第二,他们在想什么,下面我们再讲买家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买家在哪,他们是谁。我们可以把买家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实业投资者,第二,金融投资者,第三,证券投资者。为什么这么分呢?我是把三者的商务模式进行了这样的划分,也就是他们靠什么环节挣钱。实业投资者的商务模式是买鸡卖蛋,金融投资者的商务模式,是买蛋卖鸡,而证券投资者的商务模式是买鸡卖鸡。实业投资者他是这个项目的,最终消费者,他买的是鸡,鸡就是项目,就是企业,蛋就是利润,他买了这个企业,等着这个企业下利润,下蛋,这是实业投资者,他是这个鸡的最终消费者。而金融投资者,是买蛋卖鸡,也就是说,金融投资者不是项目的最终消费者,他是个二道贩子,他买鸡只是一个半成品,他要把这个半成品孵出小鸡来,再把小鸡养大,最后在鸡市上把大鸡卖掉。金融投资者挣的是什么钱?它是鸡和蛋之间的差价。所以,金融投资者注重的是过程,而实业投资者注重的是结果,实业投资者是摘桃子派,金融投资者是要当园丁的。我们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来说。上一次我已经比喻过了,实业投资者,假如你的融资项目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实业投资者就是你未来的丈夫。当然,在座很多女同志都知道,要找一个好丈夫,后半辈子吃喝不愁。比如你的项目嫁了一个好丈夫,世界性的跨国公司,这个跨国公司会给你带来市场、带来技术、带来管理,给你带来一切东西,甚至带来资金,但是别忘了,下面的两句话,要进行得失对比,要进行优劣对比,也就是这三个投资者中间,哪一个对你更有利,而且你得到对方的市场、资金、管理、技术之后,你会付出什么。咱们中国妇女都知道,咱们嫁了一个丈夫的话,最后的解决就是改姓从夫,主权没有了,本来自己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