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五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VIP免费

第五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_第1页
1/5
第五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_第2页
2/5
第五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_第3页
3/5
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第五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第一节生物氧化的特点及高能化合物生物氧化的实质是脱氢、失电子或与氧结合,消耗氧生成CO2和H2O,与体外有机物的化学氧化(如燃烧)相同,释放总能量都相同。生物氧化的特点是:作用条件温和,通常在常温、常压、近中性pH及有水环境下进行;有酶、辅酶、电子传递体参与,在氧化还原过程中逐步放能;放出能量大多转换为ATP分子中活跃化学能,供生物体利用。体外燃烧则是在高温、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剧烈游离基反应,能量爆发释放,并且释放的能量转为光、热散失于环境中。(一)氧化还原电势和自由能变化1.自由能生物氧化过程中发生的生化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可用热力学上的自由能变化来描述。自由能(freeenergy)是指一个体系的总能量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能够做功的那一部分能量,又称为Gibbs自由能,用符号G表示。物质中的自由能(G)含量是不易测定的,但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是可以测定的。ΔG=GB—GA当ΔG为负值时,是放能反应,可以产生有用功,反应可自发进行;若ΔG为正值时,是吸能反应,为非自发反应,必须供给能量反应才可进行,其逆反应是自发的。如果ΔG=0时,表明反应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平衡常数为Keq,由已知的Keq可求得ΔG°:ΔG°=-RTlnKeq2.氧化还原电势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倾向(或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倾向)的大小,则称为氧化还原电势。将任何一对氧化还原物质的氧化还原对连在一起,都有氧BA][][lnBARTGGo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化还原电位的产生。如果将氧化还原物质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即可测出氧化还原电势。标准氧还原电势用E°表示。E°值愈大,获得电子的倾向愈大;E°愈小,失去电子的倾向愈大。3.氧化还原电势与自由能的关系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从反应物的氧还电势E0',计算出这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ΔG°与氧化还原电势的关系如下:ΔG°=-nFΔE°n表示转移的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1法拉第=96485库仑/摩尔)。ΔE°的单位为伏特,ΔG°的单位为焦耳/摩尔。当ΔE°为正值时,ΔG°为负值,是放能反应,反应能自发进行。ΔE°为负值时,ΔG°为正值,是吸能反应,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二)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体内有许多磷酸化合物,其磷酸基团水解时可释放出20.92kJ/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按键型的特点可分为:1.磷氧键型:焦磷酸化合物如腺三磷(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ATP磷酸酐键水解时,释放出30.54kJ/mol能量,它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在能量转换中极为重要;酰基磷酸化合物如1,3二磷酸甘油酸以及烯醇式磷酸化合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都属此类。2.磷键型化合物如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3.酯键型化合物如乙酰辅酶A。4.甲硫健型化合物如S-腺苷甲硫氨酸。此外,脊椎动物中的磷酸肌酸和无脊椎动物中的磷酸精氨酸,是ATP的能量贮存库,作为贮能物质又称为磷酸原。第二节电子传递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是在生物氧化中,底物脱下的氢(H++eˉ),经过一系列传递体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H2O的电子传递系统,又称呼吸链。呼吸链上电子传递载体的排列是有一定顺序和方向的,电子传递的方向是从氧还电势较负的化合物流向氧化还原电势较正的化合物,直到氧。氧是氧化还原电势最高的受体,最后氧被还原成水。电子传递链在原核细胞存在于质膜上,在真核细胞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有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第3页共5页第2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页一、构成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传递体成员分五类:(1)烟酰胺核苷酸(NAD+)多种底物脱氢酶以NAD+为辅酶,接受底物上脱下的氢成为还原态的NADH++H+,是氢(H+和eˉ)传递体。(2)黄素蛋白黄素蛋白以FAD和FMN为辅基,接受NADH++H+或底物(如琥珀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五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