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融学适用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适用层次:网络本科建议学时:48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经济科学,内容有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改革与发展。该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的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讨论、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达到以下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能独立阅读教材和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在理解内容和加深学习下写出条理清晰的阅读笔记和小结,能用所学知识帮助理解现实金融问题。本课程内容在48学时内实施完成,通过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介绍,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和金融运行机构,了解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一些与金融较为密切的事件,通过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几个方面的学习,从总体上了解、理解货币、信用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第一章货币概述学习要求:货币的产生及货币职能。考核重点:货币制度及其演变。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学习要求:信用工具及对经济的影响。考核重点:利息与利率及有关计算。第三章金融市场学习要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和现代金融市场理论。考核重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第四章金融机构学习要求:中国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动作机制。考核重点:国际金融机构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第五章商业银行学习要求: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经营管理、中国银行业改革。考核重点: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经营管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第六章中央银行学习要求:中央银行的产生背景、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及独立性问题与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考核重点:中央银行的职能及清算业务第七章货币需求学习要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量的测量、M1和M2。考核重点:货币需求理论。第八章货币供给学习要求:货币供给的形成、运行、决定、及控制机制。考核重点:货币乘数及推算、货币供给。第九章货币均衡学习要求:货币供给失衡及调整、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与控制。考核重点: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与控制。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学习要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机制。考核重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机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十一章货币政策调控学习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考核重点: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第十二章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学习要求:金融抑制、深化与约束、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安全。考核重点:金融抑制、深化与约束与金融创新、我国目前的金融抵制问题。三、教材及参考资料使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资料:1、《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美]劳埃德·B托马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2、《货币金融学》,[美]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编写人:佘时飞2010-3-30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金融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与考试重点第一章货币概述了解货币产生及职能。掌握货币制度及其演变。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了解信用工具及对经济的影响。理解利息与利率及有关计算、掌握连续复利计算。第三章金融市场了解现代金融市场理论。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及中国金融现状。第四章金融机构了解中国金融机构性质与职能。掌握国际金融机构运行机制。第五章商业银行了解中国银行业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掌握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经营管理。第六章中央银行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