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高中生物指导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实践与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从学生为何选题难的源头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实际教学情况,提出自己对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独特看法,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实践的结果证明这样选出的课题,既可深化学科教学,又可利用有限的师资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面对面指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我也做了反思,以期同行指正,以便之后工作的改进。【关键词】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1.问题的提出1.1解读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要能顺利进行,首要条件是发现问题,确立研究课题。1.2剖析现状1.2.1教师层面一种是教师研究素质欠缺,缺乏经验,因为目前的教师也是在灌输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不能很好地成为帮助学生选择课题的参谋和助手;一种是教师本身具备研究素质,但认为研究性学习耗时费力,短期内提高学生成绩的效果不显著,因而不愿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1.2.2学生层面“灌输”是基础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一,但多年来,我们把“之一”变成了“唯一”,我国学生在启蒙教育阶段很少接触探索性活动,对周围事物的好奇渐渐钝化,高中再从事“研究性学习”时,便不知从何处发现问题或不会发现问题,创造性素质低便成为学生的普遍问题。1.3反思国内外相关研究性学习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积极开展,它正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与手段。在美国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两种模式最为普遍。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活动的一种模式。我以为,这两种模式都应是让学生依托教材综合生活,提出自己疑虑,把短效单一学习行为变成长效综合的研究行为,这过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程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实际上也就是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把课堂上的问题,转化成需要研究的、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20世纪末,国内研究性学习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实践后,许多教师都有同感,选题的策略及过程运作是研究性学习成功开展和深化的第一要素,正确的选择研究课题,对于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有效的成果具有决定性作用,选题得当意味着研究工作成功了一半。但选择恰当、有社会价值、切实可行的课题决非易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然而当我阅读这些国内选题经验后(通过网络和杂志搜索到的并不是很多),总觉欠缺了什么给人有曲高和寡的感觉,我想可能是缺少那种没有把研究性学习选的课题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使教师能指导,学生能活动,然后有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感。1.4整合国内实际情况,再现研究性学习选题本意国内学科课程是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为主,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学科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掌握,但比较封闭,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较少,虽然很多教师在编写资料或试题时,会设置一定的生活情景,但有些内容还是离本地学生的生活较远,而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社会对人的要求,弥补学科教学在满足社会新要求方面的局限和不足,给学生一块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时,应考虑到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开放、和实践。同时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面对面地对学生或学生小组的活动实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我国是大班化教学,教师的精力能否顾及?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就使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