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青岛滨海地区城市发展与规划实践潘丽珍【摘要】本文分析了青岛市城市空间发展与滨海自然形态的关系,对青岛市城市发展百余年来滨海地区的规划设计做了全面综述,并对其运作特点和利弊进行了分析,试图在解剖青岛的同时对于其他滨海城市有所启迪。【关键词】青岛滨海地区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奥运帆船赛THESEASIDEAREAPLANNINGPRACTICEINTHEDEVELOPMENTOFQINGDAOCITYPanLi-zhen(Qingdaourbanplanninganddesignresearchinstitute,qingdao,266071)Abstract:Theessay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spacedevelopmentandtheseasidelandformandphysiognomyofqingdaocity.Thentheoverallsummarizationoftheplanningpracticeintheseasideareasincethefoundationofqingdaocityisanalyzed.Thefunctioncharacteristicsoftheplanningpracticeand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realsodiscussed.Throughthethoroughanalysis,theauthorwanttodrawaconclusioninordertooffertheseasideareaplanningexperiencestoqingdaoandothersimilarcities.Keywords:qingdaocity;planningpracticeinseasidearea;urbanspaceform;urbandesign;olympicregatta青岛是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城市,其短短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专业角度上认识,实际就是城市在滨海地区规划与实践的历史。当前,在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后,在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环境与质量的背景下,为满足市民的生活追求,同时也为顺应城市功能的提升、空间的拓展以及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张扬城市的美誉度的需要,许多滨水城市开始按照现代城市功能要求对滨水区域进行规划改造,也有一些城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市利用近水的优势有意识的将城市发展方向向滨水区域延伸。。。,各式范例枚不胜举。可见滨水对城市功能、城市形象以及市民生活的影响。总结青岛市城市发展百余年滨海地区规划与实践,或许会对相关城市有所启发。1、城市基本概况1.1、城市性质与地理区位。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城市地处胶东半岛南部、面向黄海,行政辖市内七区及郊区五市。城市将胶州湾环抱其中且依水而长。1.2、城市自然地貌特点。城市市区内丘陵起伏,山峦叠翠,城市两翼各分布近约300公里的海岸线,礁石、岬角、海湾、沙滩遍布其中,近海岛屿与滨海挺拔峻秀的高山隔海相望,形成了旅游价值较高的自然景观。城市依山傍海景色迤俪。1.3、城市人文与历史。在城市所依托的这条海岸线上,分布着自春秋战国以来众多的人文景观与遗址。如:琅琊台、崂山、田横岛等,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载体,为城市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1.4、城市滨海地区的特色风貌。由于城市发展的前半叶沉陷于殖民统治,所以青岛南部海滨地区所形成的滨海景观深印着异邦情调,虽然这种殖民色彩的城市风貌在国内部分地区同样存在,但青岛滨海地区融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巧借自然地势、融会于山海之间的城市设计手法及其布局形态堪称上乘。康有为先生曾这样描述过青岛城市:“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这种观点后被世人认可,并渐渐成为青岛城市特点的缩写(图1)。2、青岛城市空间发展与滨海自然形态青岛市的城市起源和发展与海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最早是建于青岛湾畔的小渔村,1897年德国武力强占青岛,统治长达17年之久。1900年德国人推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出的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图2),就依托海湾及岸线资源将市区选址于胶州湾东岸,行政中心布置在观海山南麓的滨海区域,围绕行政中心布置商业区、金融区,沿滨海区域并结合山体周围布置欧洲人住宅区,利用南部迂回曲折的海岸线布置生活、休闲旅游、疗养等功能区,并将沙质及水域条件好的滩涂开辟为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