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贵州省塑料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总论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第一节废旧塑料加工项目提出的背景(一)国外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在塑料产业高速发展之时,欧、美、日等国早已意识到塑料在提升人们生活的同时,其废弃物对环境亦构成威胁,相关的指令和法规纷纷出台。中国塑料行业正处于繁盛时期,塑料消耗量势必超日赶美,但在打造循环经济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属起步阶段。国外已成功发展塑料的循环利用。1、欧盟提升包装回收再生率欧盟成员国通过相关的环保指引修订,以提高包装废料回收再生比率,而成员国正考虑将之加入本国之环保法规中。回收再生的物料包括塑料、纸张、玻璃、金属及木材等。该指引旨在减少过度包装和减低包装废料堆埋、焚烧所构成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新指令则提出,55%的包装废料须送往回收工厂,而塑料的再生比率须达到22.5%。欧盟期望大部分成员国能于2008年前达到新设的目标。目前,欧洲多国在循环利用方面已遥遥领先,比如德国、瑞士和比利时,其绩效都已基本超过这个新指令的基准。截至目前英国、奥地利、捷克、德国和卢森堡等国已确认将新指令归入其环保法规中。2、瑞士为塑瓶回收再生典范在整个欧洲大陆,以瑞士的塑瓶回收最为成功,回收率已达8成以上,归因于该国的废塑瓶处理加工水平领先于其它国家。据统计,瑞士平均每个国民,每年送往塑料瓶收集中心塑瓶达到100个。瑞士政府明确规定,塑瓶生产商的塑瓶回收率须达到75%或以上,才允许进行大量生产。为支持收集、分类和加工再生,每个塑料瓶加征4生丁附加税(人民币0.24元)以资助一家非牟利塑料瓶回收再生机构之营运。瑞士是欧洲最早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的国家。自塑料制品产业化以来,回收利用这一再生资源就成了当地备受关注的议题。瑞士联邦政府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废弃塑料瓶为例,第3页共18页第2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8页全国设有15,000多个回收中心,回收比率已超过80%,远远超过欧盟设立的50%的标准和其它欧洲国家较普遍的20%-40%的回收比率。另外,全国设有5个大型塑料回收、分拣、加工中心,其中在沃州新建的加工中心每小时可处理塑料瓶15万个,能把各种颜色的塑料分类加工成新的塑料材料。3、英国仍需努力虽然本地食品、饮料包装需求强劲,但英国在塑料循环再生方面的工作远不及瑞士。英国政府也已宣布将把欧盟的最新法例纳入该国的法规中。就此,英国食品业协会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此最新指令对英国食品工业的影响。英国计划在2008年前达到新指令所规定的标准。该国现行的回收体系是要求包装企业,如塑料瓶生产商,须达到预设的回收再生比率标准方能营业生产。对于那些营业额超过200万英磅(2,961万元人民币)及生产/加工超过50吨包装物料的企业,每年必须达到一定的回收再生比率。4、美国关注食品包装用再生塑料安全问题全球最大塑料消耗国――美国最近对再生塑料应用于食品包装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特别关注。美国的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担心,再生包装塑料有可能存在细菌,或可能包含了非管制物料,违反食品包装的安全指引。就此,FDA最近发表了一份指引,名为《再生塑料应用于食品包装中的注意要点:化学考量》。FDA在《要点》中提出,所有再生塑料应用于食品包装都必须经过当局的审批程序;无论其再生过程生产的塑料产品能否应用到食品包装中,都必须经过事先审查以保证安全;再生加工商还须将食品包装再生料的所有相关资料,全面提交FDA,当中包括再生料的来源、来源的相关描述、加工工艺明细等,以保证塑料由始至终都符合规定且在加工过程中未受污染。5、日本法规完善,按日进行分类第4页共18页第3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8页日本也是塑料消耗大国,年产量超过1,100万吨,每年制造出约900万吨的塑料垃圾。日本于1997年制定了容器包装回收法规,要求消费者将废物分类,而各省各市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