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深化问题思考我国的政务公开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当今,面对新世经济大发展和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发展,必须分别对政务公开的理念、实体、技术状态三个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一、关于政务公开的理念问题总结这十几年推行政务公开的经验,我们感到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仍然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需要深化对政务公开内涵、本质和重大社会意义的认识。目前,我们不少干部对政务公开的认识还停留在前些年"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低水平上,使政务公开缺少向前发展的动力,满足于出一期公开栏就万事大吉,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抓住政务公开的实质。政务公开的实质是权力行使公开,这是公共权力的基本属性。我们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自然权力行使应当向人民公开而不能搞神秘化。因此,政务公开应该成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能、职责的体现,应成为推行政令,管理社会的必经程序,应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消除矛盾互相沟通的桥梁,是公权公用,公平公正的象征。只有提高对政务公开实质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推进政务公开的深入发展。所谓政务公开的内涵是指政务公开的主体(谁公开)、客体(对谁公开)、内容(公开什么)、程序(如何操作)、法律制度等等应当明确的内容。应当看到,我们对政务公开内涵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一是不但要向服务对象公开而且要向内部职工公开发展;二是不但要公开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要向全面公开政务内容发展;三是由公开办事结果向公开办事程序、办事过程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二个问题,一是公开主体的层次低。即目前只是政府所属部门政务公开,而领导机关公开尚未提上日程。因为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重大款额的的调拨权并不在办事机构。同时,办事机构和派出机构的公开也势必要求其领导机关重大事项决策、重大事项审批公开。因此,仅有部门的公开还不能算彻底的公开。二是公开尚未触及到核第1页共6页心--权力的援予和行使。与政务公开的体制透明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在如何方便群众办事方面搞得不错。然而,政务公开最重要、最根本的是透视权力让权力运行透明,让权力体制透明。因此,由方便群众办事向权力运用权力体制的公开是深化政务公开内涵的重要方面。政务公开的社会价值是什么。怎样理解政务公开的意义。笔者认为:首先,政务公开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政治观念、政治体制、政治运行方式要与开放性的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是经济发展对上层建筑完善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观念应当向前发展。权力私有、人治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神秘是人治的文化思想基础。在我国,虽然封建社会灭亡已近百年,但神秘化的遗毒并未完全消除。虽然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公开是公共权力属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仍然把神秘用权当正常,并且很少受到责难。在这种文化遗素毒中,普通百姓也常把官员的神秘用权当成无力改变的现实。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关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关心政治的发展。可以说,当前的政务公开是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举措。二是社会管理体制应当向前发展。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提高,中央提出了在基层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会管理模式。社会基层管理模式的发展势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发展。在这种模式下,为民做主将转变为由民做主,精英政治将变化为公民政治,公民参与管理必然要求权力存在形式和运转程序、运转方式透明,必然要求用制度保证公开的实行。可以说,政务公开顺应了政治管理体制发展的趋势。三是社会管理的操作方式应当向前发展。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然而操作技术不解决,人民做主就说不清楚。人民群众对委托人的情况不了解,就无法对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监督;也无法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因此,政务公开是社会管理操作方式的重大发展。第2页共6页其次,应当从解决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上把握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第一,从加强廉政建设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