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汇报(3篇)(篇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按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现将我镇涉及的“六稳”“六保”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开展汇报如下:一、“六稳”“六保”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复工复产解难题。当好“领头雁”。镇党委成立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对各企业复工复产条件实行跟踪督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三岩摩擦、三菱液压、祥瑞水泥制品、方大矿业等多家本土企业相继不同程度地复产复工,全镇规上企业复工率100%。明确“风向标”。坚持宣传引导不放松,向企业发放宣传资料,重点宣传了我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让企业了解并知晓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共组织97名农业技术人员组织田间技能培训60多次,线上接受咨询40多人次,指导农户做好农业生产及自身防护工作。三是凝心聚力抓项目。抓“项目提速”。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以问题为导向,列清单、明责任,实行销号制管理,加速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难题,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抓“产业提质”。扎实开展村企联建工作,不断推进村企联建项目建设质量。继续创新推广“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整镇推进联建工作。重点做好种(养)殖业、投资创收、农村电商等五个谋划项目。抓“服务提优”。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引导本土企业延链补链壮链,鼓励赛康交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支持企业在专利申报、新品研发上持续投入资金。四是全心全意保民生。推进人居环境。着眼长效长治,采第1页共11页取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的思路,补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薄弱环节。斥资37.48万元购置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已投入运用,镇内新增的2处垃圾堆肥点。兜住民生底线。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科学研判扶贫工作,运用绿色销号、黄色提示、红色预警的三色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对脱贫户实施精准管理。扛稳三农生产。持续做好种子、农药等农资供应保障,确保春耕备播不受影响,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优化苗木购销信息发布平台,推动苗木生产销售行情回暖。同时,镇水利部门组织4个班组33名工人、2台机械,复工建设**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二、不足一是受天气、审批流程等影响,部分工程存在着推进速度慢的问题。需加快各项重点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倒逼工期,督促完成后续建设任务。二是消费经济有待于进一步升级扩容。需加快做好市场管理工作、改善市场环境,赋能摊位经济,保障基本消费,壮大餐饮服务类消费。三是环境治理工作有待提升推进速度。需加快排查整治污染源,建设污水处理厂,为抓紧建设“水清、岸绿、生态美,清澈明净的生态河”作出**贡献。四是贫困户外出就业比例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经统计全镇1772名贫困户,外出就业610人,一方面部分贫困户受疫情影响并未充分返岗就业,另一方面部分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思想。需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建立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库,同时设立镇贫困户外出就业服务站,摸排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常态化发布就业信息和惠民政策。五是作为农业乡镇,镇内企业较少,可提供岗位有限。需鼓励引导镇村两级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吸纳贫困户就业;其次进一步帮助镇村两级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六是着力解决技能培训不够精准、培训与务工需求结合不紧密、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需切实做到贫困群众第2页共11页想干什么就培训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主要围绕特色产业技能、实用致富技能、电商经营技能等类别开展培训,确保技能用得上,有实效,见效益。七是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目前我镇部分居民对基本药物价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