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高教研究动态(总第129期)2010年3月26日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主办编者的话: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科学研究应当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凝练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研究的方向?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高教研究所所长盖志毅教授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已的观点。提出了作为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要围绕“农”字做文章;同时也要围绕“区域性”和“民族性”做文章。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科学研究更应体现大学精神,营造民主、宽松、求真的学术环境等等。现将文章摘编如下,仅供参考。关于推动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一、加强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一)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我国大学存在的重要价值是大学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养成。比如大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培养。本来五四运动的使命是文化启蒙,但之后的中国社会迅猛的由文化启蒙的思想导向转为爱国图存的政治导向。建国后至三中全会,高校的文化启蒙的使命几近停止。这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校以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实用学科为主,我国的高等教育注重的更多的是国家富强层面的使命,而恰恰忽略了培养合格的公民这一大学精神的最起码要求。大学培养不出来具有先进的现代文化素质的国民不去用先进的现代文化去影响这个社会,有形财富的发展不会是均衡的和健康的。非民主的、带有封建色彩的文化熏陶下的国民也不会赢得的有形财富产品的合理分配。显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教师不进行科学研究,只是照本宣科的对学生进行“听话教育”和僵死的知识传播的教育模式不会有助于公民的培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教师只有以孜孜以求的学术探索,才能以自身的独立的学术见解影响和探索精神感染学生。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还有文革时期的著名学者顾准等都是以他们的独立思考的学术思想进行着独立人格的公民意识启蒙。梁启超先生曰:世上有两种奴隶:“身奴”和“心奴”。“身奴”为他人之奴隶,而“心奴”则为“我奴隶我”。他们摆脱了“身奴”,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也摆脱不了“心奴”的命运。著名学者顾准指出,“主权在民”的直接民主制度,“是中国古代从来不知道的事物”。西方人富有个性主义的人格意识,是西方文化自由、民主观念的基础,却正是东方文化所缺乏的。这些科学结论无不都是他们上下求索、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的成果。(二)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人文社会科学要创造性的引导社会就推进制度变迁方向进行讨论,应独立和负责任的就制度建设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成为社会所需的推进政治文明的知识权威,以帮助社会去思考、理解和行动。通过学者、大师思想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德国学者法堡普把知识分子作为“国家和社会保存的一支校正力量,以便能校正那些在政治上和社会上形成了优势力量的东西。因为并非那些形成了优势力量的东西,就一定能将这个社会引向一个绝对健康的方向上去”在《论学者的使命》中,费拉特说“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他将学者的使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另一部分是以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为己任,并“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高的人”。学者要对随时变化着的人们的不同需求有广泛的了解,并思考出解决这些需求的手段,向他们指明在当前这个特定条件下出现的需求以及达到目标的特定手段。费拉特说:“就我们迄今所阐明的学者概念来说,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费拉特借用耶稣曾经嘱咐他的门徒们的话说:“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著名学者萨义德并不认为非专业知识分子就不可以对超越自己专业之外的领域发表言论,他说:“但我也坚持主张知识分子是社会中具有特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