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5页第2页共65页第1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5页第3页共65页第2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5页第4页共65页第3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5页第5页共65页第4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65页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转式、视动鼓和LDE视屏。旋转式需要专门的机电控制装置,但诱发效果好,使用较多。被实验者作在电动转椅或转盘上,以一定的加速度和速度旋转,连续记录从旋转开始至停转后的眼震电图,来实现对实验动物的晕眩情况研究。第6页共65页第5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65页传统对眼震信息的提取主要是通过眼震电图机记录眼震信号,再由人工对记录的信号进行直观、简单、定量的计算,不但费时,精度低,而且有些信息手工计算几乎无法得到。如今,把计算机及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眼震信号的分析处理,眼动仪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国内外也因此出现了各种性能的眼震仪,如美国ASL公司E咖系列眼动仪,融合了现代摄像技术、红外线定位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系统纪录的容量大、速度快和精度高,但价格昂贵;国内也有许多单位研究智能眼震电图测试仪器,如HYZ—1型智能化眼震电图机等。不过很多在测试中使用的是盘形生物电极,对测试者有一定的刺激,达不到无损伤实验要求。眼动记录技术的发展使眼动实验更趋生态化,被实验者几乎可以在完全不受仪器干扰的自然情况下接受刺激。过去实验中对眼睛进行麻醉,并在眼睛上装置附加物的方法己被完全淘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眼动检测技术的原理不断更新,技术向多样化发展,人们一方面将原有的眼动记录技术不断改进,使之更精确、更方便、更快捷;另一方面,不断探索运用新原理的眼动记录方法,如后来出现的电磁感应法、巩膜—虹膜反射法等新型眼动仪。1.3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课题通过检测耳朵处血流量和眼震电图这两个生理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实验者眩晕的发生程度。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选用对实验动物无损伤的图像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采集其在转盘旋转状态下服用或没服用过需要检查的抗运动病药后,眼睛图像及耳朵处血流量的变化信息,进而对所采集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和处理,来判断抗晕眩药物药效的好坏。整个检测系统具有无刺伤、快速准确特点,提取临床所需各种数据,为药效分析和疾病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无损伤抗运动病药物性能检测系统属于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技术的范围,它不能是工业检测技术的简单移植,由于检测的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它要求被实验者和系统的连接必须具备安全、可靠、动态的特点。实时地获取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并经技术处理后送入主控计算机进行相应处理,建立科学的人机连接方式是课题中无损伤抗运动病药物性能检测设备首先考虑的问题。一般现有的生物信号检测仪器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眼震、血流量等生物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成为数字信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然后下位机通过电缆将数据送给CP机分析和处理。然而,对于旋转刺激模型,在这样一个旋转动物上,用有线连接的方式来实现采集信息的传递很难满足要求。对于旋转实验动物模型,一则将采集数据在下位机上进行存储,实验完后再送给CP处理,然而这根本就谈不上是实时性,也不能实现对其控制;二则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通过电磁波无线发送到主控站。课题采用了无线技术实现主控机与下位机之间的数据对接,完成眼睛图像和血流量信号的无线传递,方便快捷地实现了CP对旋转生物体上生物信号的实时采集与监控,解决了旋转实验中有线连接烦恼,大大地增强了设备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课题所研究的检测系统在其它领域的信号无线检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第7页共65页第6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