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1页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省发改委2006年9月8日)前言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指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城市相对密集、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农业较为发达、对俄开发合作前景广阔的我省东部经济区域,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市。2005年,区域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7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18.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0.6%、28%和20.3%,是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构筑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东部地区能源和煤化工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廊带辐射互补、板块耦合联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规划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注重与《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区域内城市的“十一五”规划第2页共21页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1页相衔接。规划期为2006年至2010年,展望到2020年。一、基础条件“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包括:政策机遇难得。随着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造重点企业等方面将给予优惠支持。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家积极支持煤炭、电力等能源开发和煤制油、煤代油等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这些为我省煤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市场空间巨大。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国际制造业大量向我国转移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为我省加快煤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市场机遇。区位条件优越。东部地区城市相对密集,特别是以佳木斯为中心、辐射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环状煤炭产业集聚圈,有利于发挥优势产业集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东部地区与俄罗斯毗邻,口岸众多,对俄开发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该地区交通便利,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产业基础较好,以能源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各地谋划的一批重大项目成为载体和支撑,而且集聚了一批专业科第3页共21页第2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1页技人员。自然资源富集。煤炭资源丰富,累计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24.5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92%;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可以满足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和动力用煤需要。水资源丰富,松花江贯穿东部地区,区域内还有牡丹江、穆棱河、梧桐河等众多河流和向阳山、龙头桥、桃山水库等大型水库。矿产资源丰富,有石墨、硅线石、石灰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石墨矿储量和品位均居亚洲首位。制约因素。受发展阶段及现有体制机制的局限,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也面临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历史包袱沉重,就业矛盾突出,区域竞争力优势尚未形成。二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能力较弱,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不强,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三是受行政管理体制局限,尚未建立有限资源一体化的规划与配置机制,区域产业发展与城市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缺乏统筹考虑。二、总体思路(一)总体思路加快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以做大做强煤炭、电力、煤化工产业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