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承接调研报告(一)广东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其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初步成为全球性的消费品制造业基地。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国内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珠三角地区以加工贸易型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特征,受到极大的挑战。从20*年开始,广东便开始实施“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战略,XX省政府下发了《关于XX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着手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向粤北及东西两翼转移。同时,广东向内地省区的产业转移也呈现加速的趋势。一、广东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征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资源、人口、环境压力日趋加大,加上一系列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客观现实需要,珠三角地区正面临越来越紧迫的产业转移压力,必须尽快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出去,才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发展空间。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XX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指示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把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常住人口等问题摆上位置,充分认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为此,广东全省上下,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各个市、区(县),都积极行动了起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向外转移。总的来看,当前广东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征:(一)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陶瓷、服装、制鞋业转移最为迫切,电子信息和家电、家具业开始寻求新出路,塑料、玩具、钟表等行业转移不大明显。如*第1页共9页的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外迁较多,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机械、仪器仪表、纺织、化工等行业外迁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外迁企业的80%。XX市计划将近一半产值的陶瓷企业转移,由陶瓷生产基地向研发、物流、会展、总部基地转变。此外,以环境污染淘汰型的高能耗工业企业如建材制造、金属冶炼、五金制造等行业,依托资源进行开发的产业如竹木加工家具制造、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旅游开发、药材种植及加工等行业,出于生产成本考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毛织加工、电子及家用电器制造、皮革制造、玩具制造等行业,均需向外转移。(二)扩张型企业的转移大大超过完全性外迁企业。珠三角很多起步较早的加工企业,随着其生产能力的扩大,本地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和劳动力成本都在增加,需要往外发展到开发较晚的地区。这种产业转移实质是一种投资的输出。而完全性外迁企业,主要是顶不住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成本上升压力的中小企业,以及受当地政策门槛限制的高污染型、能源消耗型的企业。如XX县区当前急需转移“四纯两小”项目(纯电镀、纯漂染、纯印花、纯洗水和小规模造纸和制革六大行业)。据统计,20*年*市企业扩张性转移63家,工业总产值占外迁企业的75%。而被动搬迁56家,工业总产值只占外迁企业总产值的25%。(三)加工贸易型企业目前主要在XX省内以及周边省区转移。珠三角大量加工贸易型产业大都是两头在外的企业,被称为“游牧型”或“侯鸟型”企业。一方面,由于都是订单型生产,交货地点大都在香港或*,其物流的速度一般都以分钟计,因此在转移地区的选择上,都要求尽可能地靠近码头和空港;另一方面,其生产涉及到十数个环节的配套,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依赖性非常强。目前,大都转移到广东北部和东西两翼,部分转移到离珠三角较近的湖南、江西南部,广西北部湾地区,还有不少企业有向越南转移的趋向。*一家由我省原丝绸公司改制的服装企业,经省政府驻*办事处做工作,已与XX县区谈妥搬迁事宜,但其加拿大订货商担心无法保证交货时间,坚决反对向四川转移。第2页共9页(四)珠三角地区政府鼓励企业尽可能就地转型。对受国家加工贸易、新《劳动法》、两税合一等政策调整,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