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六上《馒头发霉了》word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学校科学六年级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第3课执教日期月日星期()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讨论物体发霉的条件。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霉是微生物的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探究性实验中的合作、互助、细致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条件。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资源教学准备:显微镜、放大镜、镊子、培育皿、发霉的物品、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课时安排:老师可根据班级情况安排课时,对显微镜操作熟练,常常开展探究性实验的班级可安排1课时,但要注意教学环节的严密、紧凑。同学已有经验:1、同学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观察微生物。2、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霉,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霉,但没有注意霉也是一种微生物。3、大部分同学认为霉对人类是有害的。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导入新课(6分钟)1、同学回顾老师布置的任务。2、观看课件:(1)选取适当的材料放在袋子里面,系好,观察几天,上课的时候带来。(2)观察中仔细记录,发觉疑问,总结收获。3、同学介绍自己带来的霉。【板块一】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两个小任务,谁还记得?2、想必大家有很多的发觉和收获,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的实验来汇报沟通。二、探究霉菌(20分钟)(一)观察霉菌(10分钟)1、同学自由回答,说出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板块二】1、瞧,这些食品都生了同样的病---发了霉,那么霉是什么?想不想来观察一下?你想怎样2、同学讨论观察的注意点。发霉物体的味道很难闻,闻味道的时候用手轻轻的扇动,注意卫生,注意安全。3、同学使用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霉菌。4、说出观察到的霉。(二)探究物体发霉的原因(10分钟)1、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2、同学记录猜想的馒头发霉的条件。3、小组汇报猜想结果。4、同学设计对比实验,并将设计意图写下来。5、同学说出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其他小组帮助完善。6、同学进行课外实验。观察?2、小结: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要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菌主要由菌丝组成。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1、你认为霉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2、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将这些条件记录下来。3、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大家先设计几个对比实验。4、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讨论,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同学讨论馒头发霉的条件的实验结果,老师可在一个星期后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沟通。三、深化生活(9分钟)1、如何防止物体发霉。同学自由沟通,得出通风,降温、放防腐剂等结论。2、霉的功与过。同学自由争论,在争论中激发同学对微生物学的兴趣。观看关于霉的录像。【板块三】1、同学们,这么多食品和日常用品都容易发霉,看来这个问题不可忽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能够延缓食物的发霉呢?2、发霉的食品对人体是有害的。老师有个疑问:是不是所有的霉菌都有害呢?咱们来沟通沟通。3、介绍弗莱明和青霉素。作业设计(5分钟)1、做《科学探究》的“智能联网”的内容。2、做“馒头发霉需要什么条件的”实验,并填写《科学探究》中的实验表格。3、采访家长,上网调查还有哪些防止食物发霉的好方法,亲自动手实验。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表格假设的条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附送: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六上《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王卫青学习目标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生霉变的条件;能对实验现象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2、体会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能通过实验认识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重点能通过实验认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