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工作调研报告一、当前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市共有各类职业院校25所,其中省属高职院校有**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市属职业中专学校有**职业中专、宣风职业中专、**卫校3所,县区办职业学校5所,民办职业学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到20XX年上半年止,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27030人,开设专业20余个,涉及工、农、林、服务、it等多个行业,其中机械电子、园艺、旅游服务等专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等几所学校硬件建设都有较大进展,市XX县区(区)属职业学校如**第一中学、上栗二中、宣风职业中专、大安职业学校等在办学规模与办学思路上都有一定创新与发展。安源的硅酸盐、芦溪的电瓷、上栗的烟花爆竹等产业需要的专业培训凸显,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遍高中的招生比例由2000年的34:66攀升到20XX年45:55。我市职业教育事业起步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经验在于:一是有一批立志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有头脑、有闯劲、有干劲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二是随着市场需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日益多样化。三是加强了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师资力量、实训场地等基础设施也有一定改善。但从总体来看,我市职业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市几所省重点中专为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迅速转型为高等职业院校,但其办校硬件设施、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几所民办职业专科学校与蓝天学院、渝洲学院等相比,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专业设置、办学品位都有较大差距。各县区几所普通中学转过来的职中,存在布局不合理、生源少、专业能力弱、硬件设施落后等弊端,达不到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要求。造成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1页共7页1、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视不够。过分强调普通高中的发展,忽视了职业教育,在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中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应付教育”,拾遗补缺,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片面认识,在老百姓思想中也产生了一些偏见,同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严重缺位。2、职业教育招生秩序比较混乱,生源面较窄。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保证,而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每年都是由市教育局下达一个指导性计划,学校的生源主要由每一个学校自主招生。为了争夺生源,市内与市外的职业学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有的甚至采取非法的中介招生、有偿招生、虚假宣传招生等。招生秩序的混乱使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产生误解,甚至轻视职业教育,继而使职业学校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造成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更加恶劣。3、办学体制、机制及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当前我市几所职业中专分属教育、劳动、卫生几个部门,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各部门之间的独立办学导致学校之间资源不能共享,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复,资源、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民办职业学校与公办职业学校不能完全享受同等待遇,造成不公平竞争。各县区对职业教育事业的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4、实验实训基础建设和教学内容、模式滞后。目前,我市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存在实验实训设备落后、老化,跟不上技术发展要求的问题,使专业设置不能应对市场变化,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与社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缺乏“双师型”的教学人才和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导致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影响学生就业。二、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一)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1、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的,以地方为主、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有利于节约投资,有利于专业设置,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条件下,鼓励职业教育资源重组,打造我市职业教育龙头学校。强化县(区)政府在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加强对县第2页共7页(区)政府在职业教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