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歌词的用词及语法规范情况调查摘要:本文以百度搜索网上排行前500名的流行歌曲歌词为考察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用词状况及语法规范情况,得出结论:流行歌曲的歌词口语化趋势加强;外来词及外语词增多;方言词趋减;用语不规范现象有蔓延之势。最后,从经济因素、传媒力量、流行歌曲自身、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四个方面探讨了流行歌曲流行的原因,同时指出:歌词不是决定一首歌短期内是否流行的决定因素,却是它能否被后世传唱成为经典的必备条件。关键词:流行歌词用词语法规范流行原因引言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生活。而同时,随着各种传播媒体的广泛宣传,流行歌曲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娱乐方式,已经渗入并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也因其语言的通俗性及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倍受青年人的青睐。而作为流行歌曲载体之一的歌词,常常一语道破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说出人人欲说却又难以言传的心事,起到宣泄情感的作用。然而在学界,歌词研究似乎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很少被人提及。目前,国内专业歌词刊物公开出版的只有《词刊》一家,而且还是以发表歌词作品为主,理论研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另外一些从语言学角度来谈歌词的文章也多是以罗列现象为主,很少有深入到歌词内部做详细调查并加以描写、分析的。本文打算以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法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到流行歌词内部,对它的用词及语法状况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以歌词为载体的流行歌曲流行的原因作一简单的探讨:一、流行歌曲的界定音乐界所说的流行歌曲(popularsong)是流行音乐(popularmusic)的一个分支,《现代汉语词典》对它做了解释:流行歌曲: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普遍欢迎,广泛传唱的歌曲;指通俗歌曲。对于通俗歌曲,《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表述的:通俗歌曲指形式上简洁、单纯,曲调流畅,易于被社会大众接受的歌曲。不难看出,这两个词语基本是同义的。本文为了研究的方便,采用《现代汉语词典》对“流行歌曲”所作解释的第一个义项,即“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普遍欢迎,广泛传唱的歌曲”。而“流行歌词”理所当然就是“流行歌曲”的歌词。它的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各种语言结构、形式风格多样的具有流行意味的作品。为了增强调查的针对性和代表性,笔者根据百度搜索网友对2007年1月到6月所有歌曲排行情况的投票结果,选取前500名歌曲的歌词作为考察对象,以期得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在这500首歌曲中,2000年后(含2000年)发行的有368首,2000年以前的132首;国语歌曲478首,粤语歌曲21首,英文歌曲1首。二、流行歌词用词情况调查(一)口语词、书面语词的使用情况调查口语词是在口头交际中经常使用到的词语,与之相对的书面语词则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使用的词。在调查的500首歌曲中,口语词共有18个,出现235次,其中2000年以前的歌曲中只出现37次,占总数的15.74%;2000年以后的歌曲中出现198次,占总数的84.3%。书面语词共出现131次,其中2000年以前的出现48次,出现频率为36.6%;2000年以后的83次,占总数的63.4%。在235个口语词中,“就算”一词出现频率最高,共出现77次,占总数的32.8%;其次为“妈妈”“就让”,出现次数分别为40和32次,出现频率为17.0%、13.6%;出现次数最少的是略带方言色彩的“疙瘩”一词,仅出现1次,频率为0.4%。在131个书面语词中,连词“若”出现次数最多,为50次,占总数的38.17%;其次为“亦”“眷恋”,分别出现为18次、30次,出现频率为13.7%、8.4%;出现次数最少的是“眷顾”“无恙”“婵娟”等词,都为1次,出现频率为0.8%。调查表明,流行歌曲歌词的口语化倾向加强。在18个口语词中,完全在2000年以后的歌曲中出现的有11个,其它7个在2000年以前和以后的歌曲中均有,并且出现在2000年以后的次数明显偏多,以出现次数较多的“就算”“妈妈”“就让”为例,它们在2000年前后的出现情况如下图:这种倾向也表现在对书面语词的使用上。在131个书面语词中,单音节连词“若”和副词“亦”分别出现50次、18次,占了总数的51.9%。尽管出现频率比较高,却是能够解释的。50例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