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不良通報作業程序及因應措施台灣地區秋冬季節空氣品質常受到大氣條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進而導致西部地區污染物濃度擴散不易,造成局部地區或區域性產生空氣品質達不良狀況發生。鑑於近2年偶有發生空氣品質異常高值或大規模惡化的現象,為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與濃度值上升,仍須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進行相關處置應變作業,故彙整各項作業程序及可採取之因應措施,作為後續類似情況發生時之應變處置參考,並提醒民眾及敏感族群注意與進行相關預防措施,及即時對外提供最新訊息狀況。以下將針對空氣品質不良通報查處作業及各項發生類型與惡化情形等狀況之因應措施進行說明。壹、PSI>100通報查處作業PSI>100通報查處作業流程圖詳見圖1及表1,共分三個階段,分別為預備階段、執行階段及管理階段。一、預備階段環保署監資處每日下午2~5時參考當日空氣污染指標、作業日前逐時空氣品質測值、當日區域PSI、月平均氣候資料及天氣型態等資料,進行未來三日空品區空品預報作業。二、執行階段若空品預報預測隔日空品區有不良之虞,則由空保處將空品不良預報單於前一日或不良日上午9時以前,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空品預報不良之空品區所屬縣市環保局及空保處負責科別,空氣品質預警惡化通報單範例如表2所示。環保局收到惡化通報單後,應執行既訂之污染源減量措施,以降低PSI>100發生,重點稽查名單包括:1.固定源排放量大且有控制設備者,查核是否有異常排放。2.營建工程排放量前20大者加強查核。3.即時監控CEMS連線工廠之逐時排放量是否異常。並依照該名單找出可能之污染源,執行相關應變措施,迅速通報污染源,並執行巡查、…勸導等減量應變工作。此外,應提高稽巡察頻率,減少露天燃燒及勸導逸散源業者減少作業,並針對揚塵嚴重之區位、堆置場所與街道執行洗掃、灑水作業。三、管理階段空品不良之空品區所屬縣市環保局需於不良次日下午5時前回報查處結果給環保署,若預報惡化日遇週五則應於當日或隔週一上午9時前回報;由環保署彙整空品區回報查處結果,並予以彙整建檔。圖1PSI>100通報查處作業流程圖表1PSI>100通報查處作業流程說明環保署監資處每日進行次日空品區空品預報本署以e-mail通知空品區所屬縣市環保局空品惡化彙整各縣市回報之查處結果惡化日次日下午5時前回報查處結果給本署各縣市接獲通報後進行污染源查處作業若預報惡化日遇週五則請於當日或隔週一上午9點前回報持續每日之預報工作否是預報三日空品惡化表2空品區三日空氣品質預警惡化通報單日期空品區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12/10PSI指標65-8570-9075-9580-10095-11530-5025-45指標污染物懸浮微粒懸浮微粒臭氧臭氧臭氧PM2.5,O3,8hr12/11PSI指標70-9070-9065-8575-9580-10035-5525-45指標污染物懸浮微粒懸浮微粒懸浮微粒懸浮微粒臭氧PM2.5,O3,8hr12/12PSI指標75-9575-9565-8575-9590-11035-5530-50指標污染物懸浮微粒懸浮微粒懸浮微粒懸浮微粒臭氧PM2.5,O3,8hr註解:(資料來源:環保署監資處)1.細懸浮微粒日平均>65μg/m3或最大臭氧8小時平均>80ppb時,敏感族群應注意防範。2.紅色「圓形」表示預報該區細懸浮微粒大於65μg/m3。紅色「三角形」表示預報該區最大臭氧8小時大於80ppb。另就歷年來空氣品質不良發生之類型,歸納整理如下:包括境外沙塵暴及本土河川揚塵、大氣擴散不良(PM、O3)及其他特殊狀況(測站突發高值、工廠異常逸散等)。以下就各種空氣品質不良狀況發生時之應變措施進行說明:一、預測境外沙塵暴事件發生時環保署預報小組將提供沙塵預報資料並研判沙塵訊息後,於環保署沙塵網頁發布相關訊息及持續密切守視,並依「中國大陸沙塵預警標準作業程序」執行相關作業,沙塵暴預警作業流程詳見圖2。於每年11月至隔年5月為大陸沙塵暴密集發生的時段,透過3天前之觀測及前置作業,提高沙塵預報之準確度,不僅提早告知民眾沙塵暴來襲訊息,也提供大眾事先做好防範措施之參考。沙塵暴事件發生時必要時可成立「沙塵諮詢顧問專家會議」,諮詢專家之聯絡方式除了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及簡訊外,亦可以Skype或以網路為基礎之開會工具。此外,連繫窗口應在D-3日時就通知各諮詢專家,請其提供相關沙塵訊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