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煤田火灾灭火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矿产资源法》,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保护煤炭资源,保护环境,使煤田灭火工作正规化、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煤田火灾灭火规范》(下称《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煤田火灾的治理。煤田火灾,系指发生在煤田煤层露头或浅部的、影响煤田开发、储量损失大、严重污染环境、威胁生产安全的大面积火灾。第三条本《规范》的贯彻执行,在省、区范围内由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厅长(局长、经理)负全面领导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安监部门负责监督监察本《规范》的贯彻与执行。第四条有煤田火灾灭火任务的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必须建立灭火专设机构,专设机构的负责人负具体领导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第五条有煤田火灾的省、区,必须对省、区内的煤田火区进行全面调查,建立火区档案,制订灭火规划。第六条煤田火灾灭火工作,应根据资源、环境保护和开发规划的要求,确定控制或熄灭的治理目标。第七条确定治理的火区,由省、区煤炭厅(局、公司)提出灭火方案设计,,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论证。第八条省、区煤炭厅(局、公司)根据批准的方案设计,编制灭火初步设计,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第九条灭火专设机构根据批准的‘‘初设”,负责组织编制煤田灭火施工设计,报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审批后,组织实施。第十条灭火施工,必须严格按灭火施工设计执行,并遵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如确需变更设计时,必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第十一条有煤田灭火任务的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进一步制订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第十二条本《规范》解释权属能源部第二章火区勘察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第十三条火区勘察包括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地质工作较差,地质地理条件复杂的火区,必须首先进行初步勘察,根据初勘结果进一步进行详勘。凡有地质详查报告,且提交时间在十年以内者或急需开发建设的煤田火区,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最终分别提交勘察报告。第十四条火区初勘应包括如下内容一、广泛收集前期地质勘探资料和生产矿井情况,初步掌握火区概况和地质概况;二、查明火区分布位置、面积、燃烧程度、燃烧状况、发火原因、燃烧历史及燃烧损失煤炭储量;三、了解含煤地层时代、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形态和主要构造;四、掌握煤层层数、层位、厚度、煤层分布范围及着火煤层层数和层位;五、了解煤质特征与煤种:六、了解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系地质、地貌特征及水文地质概况;七、了解水源、电源和土源等情况。火区初步勘察报告书的编写,参照附录一。第十五条火区详勘必须达到如下要求:一、详细查明火区平面分布位置、面积、燃烧深度、燃烧状况、发火原因、燃烧历史及燃烧损失煤炭储量;二、详细了解含煤地层及其地质构造;三、准确掌握煤层层数、层位、厚度、煤层分布范围及着火煤层层数和层位;四、详细掌握煤质特征和煤种;五、详细了解自然地理气象条件、第四系地质、地貌特征及水文地质情况;六、详细了解生产矿井的分布及开采情况;七、详细查明水源、电源和土源情况。火区详细勘察报告书的编写,参照附录一。第十六条采用物探法(自然电场法、磁法及红外测温法)勘察火区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所测火区位于物探测区中央,保证探测结果轮廓完整,四周有一定面积的正常场作背景;二、物探基线平行于火区走向,并位于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正常场内,火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区走向不稳定时,基线亦应随之改变、但不宦过频,且与火区总走向保持基本一致;三、物探测线垂直于基线(即垂直于火区走向),测线长度以火区宽度为依据,但其两端必须有3~5个测点位于正常场内;四、测网密度,火区初勘阶段,线距100~200m,点距10m,详勘阶段,线距100m,急倾斜煤层点距>5m,缓倾斜煤层点距10m;五、火区初勘阶段,磁法探测的精度应使均方差为1O~20nT,详勘阶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