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公交疏解方案一、深圳市近期轨道建设总体概况为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缓解由于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激增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在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至2011年我市将建成177公里的轨道线路,其中已建成地铁22公里,新建轨道155公里。届时我市将基本形成覆盖特区核心城区以及辐射特区外“东、中、西”三条城市发展轴的地铁网络,城市公交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望得到显著改善。1图1近期建设轨道线路汇总图根据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总体安排,目前已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有轨道1、4号线续建工程和2号线世界之窗以南段、3号线罗湖龙岗段;2008年计划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有2号线东延段、3号线西延段以及5号线工程。大规模的轨道建设对强化我市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改善我市城市交通结构、保障我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由于轨道建设需要对全线135处站点进行开挖施工(其中19处站点需要封路施工),工程规模庞大、建设时间集中,将对2我市众多道路和公交线路构成影响(初步统计受影响线路共75条)。为保证轨道建设期间公共交通服务的连续性,我局组织开展了轨道建设期间对城市公交运营的影响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公交疏解方案,保障城市多数居民的正常出行需求。二、公交疏解原则与对策(一)疏解原则目前我市整体交通运行状况不容乐观,近期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将进一步加大城市交通压力,激化道路交通矛盾。因此,在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应积极鼓励、引导市民使用更为高效、集约化的方式出行,应优先保障公交通行,确保公交服务的连续性、安全性、快速性,保证多数居民出行不受影响。本次公交疏解工作的具体原则为:倡导“公交优先”在因轨道建设影响,部分道路需限制通行或绕行的情况下,合理组织、分流社会车辆,保证公交车辆的优先通3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市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出行习惯,尽量不调整能够按原方案运行的公交线路,尽可能降低对既有公交线路的调整幅度,减少调整线路给市民公交出行所带来的不便;“循序渐进、谨慎实施”公交疏解方案要分批、分期逐步落实,应“施工一批、调整一批,完工一批、恢复一批”,避免大范围的改动;从轨道施工的申报至实施,制定具体的施工地区交通疏解方案,应提前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保证信息透明并给予市民充分的适应期,方可进行实施;与相关交通疏解方案保持“一致性”原则在制定轨道施工期间的公交疏解方案的同时,结合已有的交通疏解方案进行设计,保证方案以及实施时间的一致性,避免公交疏解方案与其他方案发生冲突,保证疏解方案顺利实施。(二)疏解对策4根据各施工现场的占道情况和道路交通条件,提出以下公交疏解的实施对策:(1)对于不需要封路施工的路段,不改变原有公交线路走向;(2)对于必须封路方能施工的路段,在尽量缩短封路时间的前提下,可临时调整公交线路至就近道路;(3)对于因道路施工而受影响的公交站点,应在考虑居民出行需求、步行距离等情况下就近调整到新的临时停靠站;(4)对于占用车道施工造成交通矛盾较为突出的路段,建议采用合理手段保障公交优先通行,譬如设置公交专用道等;(5)对于结束施工的路段,应及时恢复原有线路方案,满足居民出行习惯需求;(6)为保证轨道施工期间公交疏解方案按计划实施,需进一步加强公交监管力度,特区内由市交通局客运分局负责,特区外由宝安、龙岗区交通局负责监管。5三、各条轨道施工公交疏解方案(一)地铁1号线周边公交疏解方案图2地铁1号线站位示意图1、工程概况地铁1号线东起世界之窗站,北至深圳机场站,线路全长约23公里,沿途设置有白石洲站、深大站、桃园站、大新站、前海湾站、新安站、宝安中心站、宝体公园站、西乡站、机场站等共十五处站点。62、对公交影响与疏解方案要点1号线西乡中心站南段为地下轨道线,隧道施工采用暗挖施工,沿途站点采用明挖施工,现已全线开工,预计2009年12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1号线西乡中心站北段为高架轨道,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