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PhysicalElectronics/MicroelectronicsandSolidStateElectronics(专业代码:080901/080903)一、培养目标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二、学科专业研究方向1.物理电子信息探测与处理2.物理电子器件与系统3.传感器与信号处理4.介质光波导与信息传输技术5.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6.薄膜电子材料制备与测试分析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以四年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4。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提前攻博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总学分≥41学分,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四、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1、2、3、4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2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21或2考试必修学科基070111A24小波分析33考试≥6学分070111A14随机数学31考试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070111A22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31考试070111A15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22考试选修课050214C12-15外国语(英、德、日、俄)21或2考试任选学科专题研究物理电子信息探测与处理进展21或2限选4学分物理电子器件与系统进展2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进展2介质光波导与信息传输技术进展2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进展2薄膜电子材料制备与测试分析进展2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8次学术会议考查必修注:1、学科补选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硕博连读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补选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表二、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1、2、3、4)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1自然辩证法31、2考试必修010115A0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21、2考试外国语050214B11-14硕博连读基础外语(英、德、日、俄)41、2考试必修一门学070111A24小波分析33≥17学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科基础课分070111A14随机数学31070111A22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31070111A15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22070111A09现代分析基础1.51080904B01物理电子信息基础33080404B01微米/纳米技术基础31080904B02薄膜电子技术32080904B03专用集成电路设计32080904B04图像电子学31080904B05高级阴极电子学31选修课选修课050214C16-19硕博连读选修外语(英、德、日、俄)23、4≥4学分080304C04红外成像阵列与系统32080904C01半导体光电子技术32080904C02智能传感器及接口技术34080904C03厚膜集成电路设计及工艺32080904C04CMOS集成电路与系统32080904C20微系统设计33080904C06物理电子发射理论31080904C15半导体器件物理与数值分析33080904C16固体电子学32080904C17现代分子电子学32学科专题研究物理电子信息探测与处理进展21或2考核限选4学分物理电子器件与系统进展1或2考核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进展1或2考核介质光波导与信息传输技术进展1或2考核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进展1或2考核薄膜电子材料制备与测试分析进展1或2考核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8次学术会议考查必修社会实践1必修注:1、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3学分,其中必须课程至少28学分;2、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五、资格考试为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完善质量控制机制,增强和提高研究生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