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复习题1.单项选择1-1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①铸件②锻件③棒料④管材1-2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①铸件②锻件③焊接件④冲压件1-3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基准作为精基准。②设计②工序③测量④装配1-4箱体类零件常采用()作为统一精基准。①一面一孔②一面两孔③两面一孔④两面两孔1-5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①最不利②最佳状态③最小成本④正常加工1-6铜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的加工路线。①粗车②粗车-半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精车④粗车-半精车-精磨1-7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①粗车—半精车—精车②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③粗车—半精车—粗磨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1-8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②粗镗—半精镗—铰③粗镗—半精镗—粗磨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1-9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进行。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前1-10工序余量公差等于()。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1-11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①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④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1-12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2.多项选择2-1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①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②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③基准重合原则④自为基准原则2-2采用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①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②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④可以减小加工余量2-3平面加工方法有()等。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拉削2-4研磨加工可以()。①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②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③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④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2-5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和先粗后精。①先基准后其他②先主后次③先面后孔④先难后易2-6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①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②便于管理③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④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2-7最小余量包括()和本工序安装误差。①上一工序尺寸公差②本工序尺寸公差③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④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2-8单件时间(定额)包括()等。①基本时间②辅助时间③切入、切出时间④工作地服务时间2-9辅助时间包括()等。①装卸工件时间②开停机床时间③测量工件时间④更换刀具时间2-10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等。①缩短基本时间②缩短辅助时间③缩短休息时间④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3.判断题3-1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3-2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3-3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先对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审查。3-4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3-5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3-6淬硬零件的孔常采用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的工艺路线。3-7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3-8抛光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减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3-9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3-10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3-11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3-12工艺尺寸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