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1页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一、“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及主要目标(一)“十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和谐湖北的总体部署,卓有成效地推进繁荣湖北、法治湖北、信用湖北、文明湖北和平安湖北建设。全省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求是创新、扎实工作,先后成功应对非典疫情和汉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有效抑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长期困扰我们的农民负担重、国企改革任务重、防汛任务重、财政包袱重等矛盾和问题有较大缓解。全省上下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武汉城市圈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着力培养各级干部清廉务实的作风,全省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较好地实现了“三年有明显变化”的总体要求。1.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主要产品产量增长,优质率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2177.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刷新历史记录,其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超过60%,水产品、生猪优质率达到60%,“双低”油菜、淡水产品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力推进“三个三工程”、八大行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全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卓有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630亿元,年均增长16.2%,建成100多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及武钢、武烟结构调整显现成效,东汽与日产、本田,冶钢与中信泰富合资合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列入“三个三工程”的100家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税金均占全省工业的6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6.12,创历史新高。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大型综合性超市、仓储式购物中心、连锁经营店为代表的新型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快速发展,金融、信息、文化、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迅速成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汽车、通信、旅游等成为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74.2亿元。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区域市场、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四个一体化启动,经济发展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一主三化”进程加快,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经济实力和活力显著提高。2.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着力推进“改革体制、改善环境、改进作风和培育市场主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0321.7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71.4%,年均增长14.8%。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力度大为加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第2页共41页第1页共4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1页40%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49公里,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34150公里和1080公里;完成通乡油路8200公里,通村油路22000公里;建成5座长江大桥和6座汉江大桥;整治航道570公里,改扩建港口泊位31个;武九铁路增二线工程、武汉轻轨一期工程和恩施机场扩建工程建成,宜万、武广、武合、武安等铁路和武汉天河机场扩建工程、武汉7条高速出口路开工建设。长江治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