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增值方式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解析:根据题意,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可使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获得最大捕鱼量,该点在“S”形曲线上的斜率最大,即代表种群增长率最大。它既不代表最大种群数量,也未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答案:B2.“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存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假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下图中的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的是()解析:在自然界中,种群不能无限地增长,因为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制约因素(捕食、食物供应、传染病流行等)的作用也在增加。所以在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的种群增长是一个“S”形曲线。答案:A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形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形曲线解析: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为“S”形曲线,因为自然界中的食物和空间有限,当种群数量增加时,种内斗争会加剧,以该生物为食的生物也会增加,会限制种群数量的进一步增加。答案:C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形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形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率不受种群密度制约解析:“S”形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种群的增长受自身密度制约,而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加后又逐渐下降的,各阶段都不相同。答案:B5.如某一年生植物初始种群有10个个体,每个个体产生10粒可育种子,当年亲本死亡,若按此生育率计算,第五年该种群有多少个个体()A.105B.104C.103D.106解析:根据公式Nt=N0λt和数学知识,求得该题λ=N1/N0=100/10=10,t=4(第五年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就是第四年后该种群的个体数),故第五年该种群将有:N4=N0λ4=10×104=105个。答案:A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率逐步降低解析:由于自然环境中资源和空间有限,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多,单位个体的占有量会逐渐减小,环境阻力会变大,使曲线最终呈“S”形。对于环境容纳量K值而言,每增加1个个体,则环境会增加1/K的负担,所以“S”形曲线的增长率会逐渐减小,最后变为零。“S”形曲线是密度制约型曲线,而“J”形则不受密度的影响。“S”形曲线的增长率呈“倒钟型”,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零。答案:D7.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解析:首先注意纵坐标是种群的增长率,而不是种群数量,在增长速率为最大时,数量为K/2(K为种群最大值),因此K值=200×2=400(只)。答案:D8.下列不属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的是()A.温度B.食物不足C.湿度D.领域行为解析:动物的领域行为属于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答案:D二、非选择题9.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形曲线;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______。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______。(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______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t2时期后,该鱼种群数量变化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