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落实一、选择题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B.实验材料需要用醋酸洋红溶液解离C.解离后的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动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要用分裂旺盛部位的细胞,而不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实验材料解离后细胞已成为死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看到的实际面积小了,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会减少。答案:D2.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③用龙胆紫染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A.①②B.③④⑤C.①⑤D.②③④思路导引:掌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解析: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彼此分离,细胞未分散开,只是为细胞分散开奠定了基础,故①有误。观察到装片上的细胞都是死细胞(因为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不管其处于哪个时期,都不会再继续变化。所以观察一个中期细胞只能观察分裂中期的特点。故⑤有误。压片时,只有将细胞压成单层,才能看清细胞中的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准确确定细胞所处的时期。答案:D3.制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临时装片时要进行染色,染色的目的是为了()A.辨认染色体B.辨认细胞核C.辨认细胞质D.辨认分生区细胞答案:A4.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解析: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且间期经历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因此在一个视野中很难看到各个时期的分裂相,需移动装片从不同区域寻找。答案:C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主要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因此应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旺盛)且分裂期相对较长的作实验材料。答案:D能力提升6.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解析:乙组细胞DNA含量从2C达到了4C,反映出了细胞中DNA的复制过程。处于甲状态的细胞较多,说明间期较长;丙中的部分细胞会随着DNA的复制而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如果将DNA的复制阻断,则会导致甲细胞数增多,而乙、丙细胞数相对减少。答案:D7.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解析:按照有丝分裂中各成分的数量变化关系,可以推知图甲为前、中期细胞,图丙为末期细胞或刚进入间期的细胞。图乙从a(染色体),c(DNA)的数量关系看,应为后期,但此时b(染色单体)数应为0,而此图中b并不为零,故不是有丝分裂过程的某个阶段。答案:B8.如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其含量加倍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为1∶2∶2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体解析:O~A段表示DNA复制,DNA含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