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2010第1期[总第183期]要目新的一年展望虎年领导讲话温家宝接受新华社专访评论清晰和贴近,信心与希望协会要闻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及早安排工艺成果评审活动工艺论坛李郁华浅谈产学研合作会员园地凤凰涅磐的新东汽——新装备、新工艺、新流程、新面貌征文选登长寿命连铸机铸坯热送辊道的研制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主办新的一年展望虎年都说2009年是极富挑战的一年,是建国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没有言过其实。经济领域的每个细胞,包括生产企业、管理部门、营销机构……都经历了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灾难性的考验。就机械制造行业目前呈现稳定向好的局面看,也全是全国努力拼搏的结果。从去年下半年,对加强技改、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呼声已经铺天盖地,接近年底更是如此。技术改造虽然以投资为前提,但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多年来一直坚持装备的更新改造,市场竞争力随着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取得骄人的进步。例如媒体报道过的,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引进德国变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先进技术,进行风电新能源国产化和产业化技术改造,如今已成为国家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制基地,风电装机容量居中国第一位;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特高电压变压器类产品制造、研发和出口的基地,正实施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装备产业技术升级建设项目,去年初以来已制造了6台百万伏特高压变压器,组装出中国第二台向上±800kV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并成功中标美国AES公司两台500千伏双分裂变压器,在特高压领域,技术已超越ABB、西门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吸收德国技术,实施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项目,自主研发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将建成中国最大的高压共轨生产基地,一举打破该产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同时将实现产品出口。这种事例好有不少。但是,在企业基础不牢又有市场的诱惑下,不搞外延式的扩容式技改,仍潜心提高内在技术能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方面下功夫,确实需要层次更高的睿智和韬晦的决心才成。例如北方一个工业大省,用技改促进工业发展,让技术改造充分发挥作用,拉动工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确实起到推动该省工业经济发展动力的作用,但在重大工业项目实施建设,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牵动作用的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共计427项中,投资型的船舶、汽车、电子信息、石化、钢铁和有色金属在总资金投入上竟占了89.3%。另一个南方省份,鼓励企业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四新”)进行技术改造,以拉动工业投资,促进了产业升级,本来是好事。但据说一个钢铁企业,通过“技改再造”年生产能力从400万吨“跳跃式增长到”600万吨;另一个改造后新增产能铁420万吨,钢400万吨,材300万吨。粗钢、平板玻璃等的产能过剩已众所周知,这样“大干快上”岂不让人担心。有报道说这个省的竞争能力、工艺和装备水平、技术源和产品附加值四大问题依然未获解决。调整结构不是一个新话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机械制造行业就打过“三大战役”,其中就有产品结构的翻身仗。当时号召企业将经营管理模式由“橄榄型”(指开发、设计和服务在外的纯生产型企业)向“哑铃型”(两头在内,制造尽量外包)发展。本刊去年12期说到哈尔滨电机从十几年前干合同60%的活,拿合同30%的钱的分包角色与如今在大型空冷水电机组领先国外3至5年的水平,有天壤之别,这正是打了“翻身仗”。现在,并非所有的大型骨干企业都做到了这一步。从浅层次看,企业的产品要升级,就要研发新产品,更新装备,这都需要投入较多的人、财、物力;从深层次来看,首先要有优秀的、创新型的人才团队,同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培育人才的平台和鼓励科技人员施展才能的软环境,还要有稳定的技术源。前者可用资金来衡量和完成,而后者就不是可以用资金堆砌,不能靠三、五年时间所能打造成功的了。吉利的李书福近来说,他等了十年,现在该他赚钱了。若真如此,以前就是他蓄势和厚积的过程吧2010年怎么干?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