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项目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机制(第一版)xxxxx项目建设管理部2020年9月批准:审核:编写:一、目的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方针,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确保xxxxx项目工程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根据xxxxx项目工程特点特制订本制度。二、术语和定义: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会使建筑物,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1掩埋,带来重大损失。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泥石流形成:降雨分为前期雨量(降雨)和激发雨量。前期雨量是指激发泥石流时段之前的降水,它的作用在于使松散土体的含水量增加,有时达到饱和,降低土体的强度,水分入渗土层的位置越深,越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激发雨量是促使泥石流产生的雨量,其作用是通过通过超渗产流的作用,产生一定深度的径流,使土体的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加,土体液化而强度快速降低,同时在径流的作用下,冲刷侵蚀土体,激发土体破坏进而形成泥石流。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爆发2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三、xxxxx项目工程区域自然灾害预测xxxxx项目工程区域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襄州区地处鄂西北部、居汉江中游。襄州区呈半月形平面状,北部陇岗地貌,南部低山丘陵,中部河流冲积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易发生洪涝和干旱灾害。1)、洪涝:①升压站位于水库边不远处岗地,襄阳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多雨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2)、干旱:①降水量少。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低于1000mm,是全省降雨量最少的区域之一。从降雨空间上看,中部少于东、西部地区,北部少于南部地区,丘岗少于山地。②气温偏高。全市平均气温15-16℃,年内变化呈单峰型,月均最高气温为7月。80年代中期以后,年均气温开始加速上升。③日照偏长。全市年均日照时数为1701-1931小时,日均5-6小时,其中“三北”岗地年平均时数为1930小时,是湖北省高值区之一。日照时数的偏多,使气温进一步增高,农作物失水快,需水量增多,旱情蔓延快。④蒸发量大。全市年均蒸发量为1158-1560mm,最大年蒸发量为1866.5mm。蒸发量与降雨量之间的缺口大,水源的供给与消耗不能平3衡,又难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