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配电工程通用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送审稿)2008.11[键入文字]·《浙江省配电工程通用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工作人员批准:审核:校核:[键入文字]·第一章总则概述1.1设计原则及目的1.1.1设计原则:安全可靠、自主创新、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覆盖面广、提高效率;注重环保、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适应性、先进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1.1.2设计目的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模式规范;方便运行维护、方便招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效益。1.2主要规程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SD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7651—2001《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QGDW176-2008《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程》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3设计范围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括:技术条件一览表、电气部分、结构部分、图纸部分等。1.4设计深度目标1.4.1全部铁件达到加工图深度。1.4.2金具组合图、绝缘子串组合图达到施工图深度。1.4.3杆型组装图达施工图深度,具体按模块化选择。(不含基础)[键入文字]第二章模块划分2.1划分原则2.1.1本设计包含单回、双回线路的典型杆型方案,部分铁件可用于高低压同杆杆型。2.1.2各类杆型按导线架设方式可分为单线式和集束式导线。2.1.3典设中杆型分直线、耐张、转角、终端四类。其他混合杆型请各单位灵活组合,严格校核后使用。2.2杆型说明2.2.1导线采用水平排列。对于线路走廊狭窄段,为保证边线安全距离,采用集束式导线的架设方式。2.2.2导线可采用各类规格的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合金导线、架空绝缘导线和集束线。安全系数≥3.5。2.2.3横担统一采用Q235型钢,加工后采用热镀锌防腐。2.2.4拉线分普通拉线、V型拉线、高拉、自身拉。同杆同方向双拉线采用V型拉线,高拉和自身拉一般在地形条件限制,无法使用普通拉线情况下使用。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2.2.5电杆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优先选用定型产品,梢径一般为Φ150或Φ190,杆高典设选用8m、10m、12m。局部地区受地形限制,宜采用更高电杆或钢管塔,但必须符合计算强度要求。2.2.7电杆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荷载条件计算确定。电杆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卡盘、底盘、拉盘应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及气象条件确定。2.3杆型选用原则杆塔型号应根据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要求的气象条件、安全距离、强度安全系数等要求合理选择。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方案模块一览表模块回路电杆型号杆塔类型架设方式成果对应国网杆型1-Z-1单回Φ150/8mΦ190/10mΦ190/12m直线杆单线式给出四线、二线各线规的电杆、横担、抱箍、拉线选择表图15-11-Z-2Φ150/8mΦ190/10mΦ190/12m15°以下直线转角单线式给出四线、二线各线规的电杆、横担、抱箍、拉线选择表图15-21-Z-3Φ150/8mΦ190/10mΦ190/12m直线杆15°以下直线转角集束式各规格集束线的电杆、铁件、拉线选择表1-N-1Φ150/8mΦ190/10mΦ190/12m45°以下直线转角单线式给出四线各线规的电杆、横担、抱箍、拉线选择表图15-31-J-1Φ150/8mΦ190/10mΦ190/12m45°以下转角单线式给出四线、二线各线规的电杆、横担、抱箍、拉线选择表图15-41-J-2Φ150/8mΦ190/10mΦ190/12m45°~90°转角单线式给出四线、二线各线规的电杆、横担、抱箍、拉线选择表图15-51-J-3Φ150/8mΦ190/10mΦ190/12m45°以下转角集束式给出各线规的电杆、抱箍、拉线选择表1-J-4Φ150/8mΦ190/10mΦ190/12m45°~90°转角集束式给出各线规的电杆、抱箍、拉线选择表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2~1-D-1Φ150/8mΦ190/10mΦ190/12m终端单线式给出各线规的电杆、抱箍、拉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