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实际上是在细胞内进行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B.细胞呼吸实际上就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解析: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而不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答案:B2.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解析:为了保证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CO2来自细胞呼吸,必须将空气首先通入NaOH溶液,以吸收尽空气中的CO2。答案:B3.发面时间长,面里含水量增加的原因是()A.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水B.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和H2OC.酵母菌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D.酵母菌能使面粉中的结合水变成自由水解析: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而不能产生水。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长时间发面,表面的酵母菌将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面变稀,故答案为B。答案:B4.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A.是有氧呼吸B.是无氧呼吸C.不是酒精发酵D.不是乳酸发酵解析: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产物中均有CO2,而乳酸发酵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CO2。答案:D5.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D.H2O―→[H]+O2解析: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能量并合成ATP。在线粒体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合成ATP。答案:C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生物体内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步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且都产生丙酮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实质相同,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答案:D7.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葡萄糖中氧的转变过程为C6H12O6→丙酮酸→CO2。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答案:D8.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A.3∶4B.4∶3C.1∶2D.2∶1解析:根据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知道,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量相等;而酵母菌进行发酵时,只放出二氧化碳,不消耗氧气。所以两组相加即得出答案:O2/CO2=6/(6+2)=3∶4。答案:A9.在密封的地窖中保存水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原因是()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力强B.温度适宜,易保存水分C.阴暗无光,不易过快成熟D.CO2含量增加,抑制呼吸作用解析:由于地窖密封,极难透气,水果在呼吸过程中产生CO2,使CO2含量增加,O2含量减少,从而抑制呼吸作用,导致代谢降低,有机物分解减少,故保存时间延长。答案:D10.农谚说:“锄土出肥”,这一俗话的道理是()A.松土可以使根生得快,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B.松土可以改良土壤C.松土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D.松土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解析:松土可增大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答案:C二、非选择题11.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依次写出图中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2)依次写出图中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________________。(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