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的特性及种类第一节复混肥的特性一、复混肥料概述复混肥料指由化学方法或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我国复混肥料与复合肥料概念以前用得比较混乱,有时候两个含义相同,有时又不同,2002年的国家标准将复混肥料定义为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统称,而复合肥料指的是化成复合肥。但在生产应用中,依然习惯上将复混肥统称为复合肥料,本书依国标除化成复合肥称为复合肥,而一般用统称为复混肥。生产复混肥料可以简化施肥技术,提高肥效,减少施肥次数,节省施肥成本,生产和施用复混肥料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复混肥料是世界化肥工业发展的方向,2005年,复混肥产量约占国内化肥总消费量的33%,我国作物多样化,土壤也由过去克服单一营养元素缺乏的所谓“校正施肥”转入多种营养成分配合的“平衡施肥”。为此,加速发展复混肥工业已是势在必行。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化学肥料的发展向高效化、复合化、液体化、缓效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减少运输费用,减少肥料的副成分,提高肥效。复混肥料按制造方法可细分为化成复合肥、混成复混肥、掺合复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一)化成复合肥化成复合肥是由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是由几种化学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获得的肥料一般是某种化合物,养分含量和比例决定于生产工艺流程和化合物的种类。一般是二元复混肥,如磷酸铵类肥料、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二)混成复混肥混成复混肥料是将两种或三种单质化肥,或用一种复混肥料与一两种单质化肥,通过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取不同规格即不同养分配比的肥料,以适应农业要求,尤其适合生产专用肥料。混成复混肥往往要经过加湿、造粒等过程,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但其养分的基本形态和有效性不变。一般制成颗粒肥,由于受工艺的限制,一般含有副成分。产品大多是三元复混肥,如:硫磷铵钾、氯磷铵钾、硝酸铵钾、尿素磷铵钾及各种硫基、氯基氮磷钾三元复混肥等。(三)掺合复混肥(BB肥)掺合复混肥是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成复混肥为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或工厂按当地农作物和土壤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的机械混合而成的,又称BB肥,名称来源于英文BulkBlendingFertilizer。其特点是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比例容易调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各种规格的专用肥。比较适合测土配方施肥的需要,正因为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微机的控制下,用户所需肥料在几分钟之内即可生产出来。BB肥在国外发展很快,这种掺混工艺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目前BB肥在美国的销售量占施肥总量的45%,在复混肥中的比例超过60%。我国的BB肥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很低。BB肥在国外是散装混合肥料,它的生产是由销售部门(配肥站)完成的,是和当地的大规模集约化农业有关,而我国由于农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型农业,限制了这种肥料的应用。我国市场上散装混合肥料很少见,BB肥也是带包装的,和混成复混肥区别不大。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混成复混肥经过了造粒等加工过程,而BB肥只是简单的掺合。经常这两种肥料并不仔细区分,统称混合肥料。(四)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新型肥料,它既包含化肥成分,也包含有机质,其中有机物质大都采用加工过后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城市垃圾有机物、污泥、秸秆、木屑、食品加工废料等)以及含有机质的物质(草炭、风化煤、褐煤、腐殖酸等),并按一定的标准配比加入无机化肥,充分混匀并经过造粒等流程生产出来的既含有机质又含有化肥的产品。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于其他无机复混肥,有专门的国家标准。复混肥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如复混肥按所含元素的种类可分为二元复混肥、三元复混肥和多元素复混肥,只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种元素的为二元复混肥,含有三种的称为三元复混肥,在二元、三元复混肥的基础上加入了中量或微量元素称作多元素复混肥。如果肥料中加入了生长素、农药等,这种复混肥称多功能复混肥。按形态又可分为固体复混肥和液体复混肥。复混肥料中营养元素成分和含量,习惯上按N-P2O5-K2O的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