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八)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答案A解析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A项正确。B、D两项都不是主要原因,且表述有误,不管列强的手段如何不同,都是损害中国利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奋起反抗,故排除;大众传媒对民众有影响,属于外因,关键在于民众自身的觉醒,C项错误。2.(2019·沈阳市高三教学质监三)梁启超在1921年出版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代思潮”这样阐释:“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其时代之要求者也。”由此可知,1921年方兴未艾的时代思潮是()A.实业救国思潮B.民主科学思潮C.三民主义思潮D.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探索和追寻,故选D项。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泛传播,故排除A项;民主科学思潮在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中兴起,故排除B项;三民主义在1905年提出,故排除C项。3.(2019·安徽屯溪一中月考)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三角联盟”的传统做法,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陈独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推动国民革命的正确开展C.巩固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D.避免国共两党合作的失败答案B解析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开始实行党内合作,“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的正确开展,故B项正确。此时中共并没有意识到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此时还没有开始进行北伐战争,故C项错误;陈独秀的做法很难避免国共合作的失败,故D项错误。4.(2019·成都市高三三诊)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境遇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指的是《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境遇;“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指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表明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故①②③④⑤均正确,故选D项。5.(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民族资产阶级背叛革命的联合战线。资产阶级在革命的初期,是参加革命的,这一事实早已伏下它必然要退出革命战线的叛变。民族资产阶级的叛变,暂时削弱了革命势力,而加强了反革命的联盟。”中共这一决议提出的背景是()A.国民大革命兴起B.土地革命战争兴起C.全民族抗战开始D.解放战争顺利进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代表大会决议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非常不可靠的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持否定态度,反映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也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共产党革命的抛弃。结合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不认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没有把民族资产阶级纳入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全民族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