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试十二战后的世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新疆乌鲁木齐模拟]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一书中写道:“在1947~1949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这一“目的”达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柏林墙”的修建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实现这一目的的是北约的建立,故选C项;“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是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苏联,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并没有无限期的停留下来,排除B项;“柏林墙”的修建是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活动,排除D项。答案:C2.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D.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建立以英国为核心的外交,结合材料时间1948年,美苏“冷战”形成,英国所采取的措施明显受到当时美苏“冷战”的影响,这与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息息相关,故B项正确。答案:B3.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解析: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一带一路’合作构想……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A项正确;经济区域集团,与材料中“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不符,故B项错误;“改变了”与材料中“合作构想”不符,故C项错误;“摆脱了”与材料中“合作构想”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的基本态度如下表所示:1946年1月杜鲁门明确表示,“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国对苏联“不应该再做任何妥协”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苏联“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的美国()A.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B.准备对苏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C.试图借助于战争手段遏制苏联D.对苏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解析:杜鲁门和凯南的态度说明当时美国准备对苏联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故选B项;美苏“冷战”开始于1947年,1946年时不可能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排除A项;材料中看不出借助战争手段,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供1946年以前的外交政策,看不出发生了重大转折,排除D项。答案:B5.[2020·福建三明高三上学期检测]进入21世纪,有着30多年斗争历史的不结盟运动并没有衰落下去,在经过成员国多次争论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把工作重心调整到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营造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国际大环境等问题上来。材料旨在说明不结盟运动()A.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B.是“冷战”时期的特殊产物C.内部的凝聚力急剧下降D.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解析:根据材料“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把工作重心调整到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营造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国际大环境等问题上来”可知,不结盟运动随时代发展不断发展,故选A项;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有强大的生命力,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排除B项;同理,材料未体现不结盟运动的凝聚力问题,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还在不断的发展中,排除D项。答案:A6.[2020·百校联盟联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