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辞官养亲。这说明宋代()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家庭伦理取代政治伦理C.儒家主导三教融合D.意识形态渗透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官僚政治受到了儒学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影响,“养亲法令”颁布体现了社会思想对官僚政治的影响,故选D项。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未体现,排除。2.(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末)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答案C解析A项不涉及“天经地义”信息,排除;B项未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排除;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从理论上阐明了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故C项正确;D项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排除。3.(2019·广西钦州模拟)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答案B解析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故B项正确;C、D两项不是“科学”的表现,故排除。4.(2019·河南郑州一测)学者许倬云认为,朱子学的普及,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由学术和政治,维持了长期的稳定。这是因为()A.朱熹的理学思想迟滞了当时社会发展B.朱熹的学术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C.朱子学的普及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进步D.学术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社会维持了长期的稳定,B项正确。朱熹的理学在当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A项错误;中国政治制度的进步与朱子理学的普及无关,C项错误;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学术发展关系不大,D项错误。5.(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月考)程颐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程颢)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误导世人,“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A.主张改造理学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D.强调学术创新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圣人之道、圣人之学的重要性,这是在注重、维护道统的权威,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改造理学和重书本轻实践,材料强调的是传统的继承而非学术创新,故排除A、B、D三项。6.(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下图是南宋画家林棒的《果熟来禽图》,此画反映了画家“以物观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追求细节的真实性,故当时有人赞誉其“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这说明此画()A.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B.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向C.具有借形寓意的特点D.开创了古代花鸟画先河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提倡“格物致知”,要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而探求其中的“理”,这与材料“以物观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追求细节的真实性”相符,故A项正确。此绘画作品与世俗化无关,排除B项;该作品为工笔花鸟画,不是借形寓意的写意花鸟画,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该作品开创了古代花鸟画的先河,排除D项。7.(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B.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D.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可知,元杂剧的内容大约来自市井生活,语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