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10年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进化等规律的科学。2、填空:(1)填空肉眼能看到的原核微生物是(纳米比亚硫磺珍珠菌)。(2)我国对微生物学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是(魏岩寿,戴芳澜,俞大紱,陈华葵,张宪武,高尚荫)。(3)我国对微生物学发展的贡献有哪些?(黄酒酿造,米酒,豆豉发酵,香菇栽培,银耳栽培,木耳栽培)。3简述题:(1)微生物有哪些种类?原核细胞型(procaryotae):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真核细胞型(eucaryotae):真菌(霉菌、酵母、蕈菌)、原生动物、藻类。非细胞类(nocell):病毒、类病毒、朊病毒。(2)微生物有什么特点?.个体最小、形态最简、代谢最强、繁殖最快、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变异最易。(3)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4)巴氏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是什么?彻底否定了“自生论”学说进行预防接种,提出了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了贡献。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其他贡献:如巴斯德消毒法提出了一些食品的基本消毒方法;还解决了家蚕软化病问题。(5)柯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哪些?如证实了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肺结核病的病原菌,因此柯赫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出了柯赫法则—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配制培养基等。(6)柯赫证病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themicroorganism微生物mustbepresentineverycaseofthediseasebutabsentfromhealth.B.thesuspectedmicroorganism可疑微生物mustbeisolatedandgrowninapureculture.C.thesamediseasemustresultwhentheisolatedmicroorganismisinoculated接种intoahealthyhost.D.thesamemicroorganismmustbeisolatedagainfromthediseasedhost.A在病体中存在到某种微生物,而在健康的体内不存在。B能获得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C将这种微生物接入到健康的生物体内,这种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健康的生物产生和前病体相同的疾病。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D同样的微生物能够在这个病体中分离到。(7)如何否定自然发生学说?没有加热灭菌的曲颈瓶肉汤培养基,并和外界联系有微生物生长加热灭菌的曲颈瓶肉汤培养基和外界联系没有微生物生长排除了由于加有棉塞而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微生物不能生长的质疑。质疑之二是加热后培养基的成分发生变化,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解决方法:将曲颈打掉后,看有没有微生物的生长。结果发现有微生物的生长。说明曲颈瓶中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综上所述肉汤中的微生物是从外界进入的,不是自身产生的。(8)Fleming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是什么?(9)青霉素的发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一)名词解释:CuturepurecultureaseptictechniquecolonyconservationTechniquesterilizationdisinfectionabnormalform(异常形态)(二)、将下列微生物名字拉丁翻译成汉语StreptomycesThermoplasmaRhizopusAspergillusPenicilliumSaccharomycescerevisiaeRhizobiumAzotobacterMucorBacillusClostridiumNocardiaMicromonosporaStreptococcusEscherichiacoliStaphylococcusChlorellaSpirogyraEuglenaAmoebaPseudomonasNeurosporacrassaAspergillusniger(三)、简答题1.WhatistheenrichmentculturetechniqueandwhyWasitausefulnewmethodinmicrobiology?2.分析采用稀释平板法获得微生物纯培养失败的原因?3.如果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得结果比实际的高,还是低?为什么?4.保藏微生物的三个主要影响因子是什么?5.在低温冷冻干燥保藏细菌的操作过程中,造成99.9%的细菌死亡,那么这种方法适合保藏细菌吗?为什么?6.保藏微生物的原理是什么?7.定时转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