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企业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培训教材2.1岗位主要安全风险高炉炉前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风险:灼烫、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2.1.1灼烫开铁口、铁水引流、铁口吹扫等作业过程中,铁口飞溅的高温熔融渣铁造成作业人员灼烫;铁口打潮(如炮泥含水、冷却壁漏水),导致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爆),造成作业人员灼烫;开口机液压油路泄漏喷溅,遇火燃烧,造成作业人员灼烫。铁口吹氧作业过程中,氧气回火导致作业人员灼烫。出铁过程中,取样时,潮、冷样勺未经预热,样模潮湿或周围有水导致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造成作业人员灼烫;向铁水主沟投入旧铁器化铁时,旧铁器受潮或存在密闭容器,遇高温熔融渣铁发生喷溅、爆炸,造成作业人员灼烫。冲排渣作业过程中,瞬间渣量超出正常范围,导致高温水蒸气急剧增多,造成作业人员灼烫;渣中带铁,导致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爆),造成作业人员灼烫。堵铁口作业过程中或拔泥炮时,铁口正对面有人,铁口高温渣铁飞溅造成作业人员灼烫;泥炮机液压油路泄漏喷溅,遇火燃烧,造成作业人员灼烫。主沟、渣铁沟清理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跌入沟内,接触高温渣铁导致灼烫;作业人员向沟中打水或投入潮物,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喷溅造成作业人员灼烫。从上述风险描述可以看出,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灼烫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温熔融渣铁因高炉内高压引起喷溅,二是高温熔融渣铁遇水发生喷溅或爆炸。熔融金属温度极高,液态铁水的温度为1500℃左右。水接触高温熔融金属后瞬间汽化,体积急剧膨胀,形成物理爆炸。如水在高温熔融金属表面爆炸,会导致高温熔融金属喷溅;如水在高温熔融金属内部爆炸,会导致高温熔融金属喷爆。高温熔融金属喷溅(爆)轻则造成灼烫事故,重则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灼烫防控措施:加强现场作业管理。一是铁口相关作业过程中,铁口正对面不应有人,通氧管路设置防氧气回火装置;二是作业现场不应有非生产性积水,与高温熔融渣铁接触的设备、设施和工具应保持干燥;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程作业,严禁违章作业。2.1.2火灾、爆炸铁口开口机、泥炮机的液压油路泄漏喷溅,遇火燃烧,导致火灾。烘烤用煤气未点燃或管路泄漏,泄漏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条件发生爆炸。焊接与热切割及烧铁口、主沟、渣铁沟、摆动流嘴清理等使用的氧气管路泄漏,遇易燃物引发火灾或遇明火发生爆炸。使用带油脂的工器具接触氧气导致油脂自燃进而引发着火、爆炸。火灾、爆炸防控措施:更换阻燃液压油,增设防喷溅安全设施;在作业现场可能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区域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2.1.3中毒煤气是一种高毒、易燃易爆的气体,烘烤用焦炉煤气无色、有臭味,高炉煤气无色、无味,不易察觉,若泄漏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烘烤作业过程中,烘烤用煤气未点燃或管路泄漏造成作业人员中毒。铁口附近煤气未点燃,造成铁口附近作业人员中毒。中毒防范措施:为防止煤气中毒,应在煤气区域设置煤气警示标志,安装固定式煤气报警器。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佩戴便携式煤气报警器。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2.1.4触电、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高炉炉前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将接触开铁口机、堵铁口泥炮、换风口机、炉前吊车、链式起重机(手拉葫芦或电葫芦)、手钻等大型或手持式的电动、液压、气动设备设施,操作使用这些设备设施时,可能导致作业人员触电、遭受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线路破损或设备接地失效导致作业人员触电;开铁口机、泥炮运转过程中,有作业人员在其运转影响范围内,导致作业人员遭受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风口平台更换吹管或风口套时,使用大锤、拉钩、链式起重机、换风口机等,导致作业人员遭受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触电防控措施:非专职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检维修电气设备及线路,电气设备应设置保护接地、漏电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非岗位人员严禁操作相关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并熟练掌握触电应急处置技能。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防控措施: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加强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