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万隆会议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2新中国与英国的“半外交关系”3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4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务实外交理念5综合6一、选择题1.(2017·山西名校联考)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A.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解析:A“”“……”材料中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根据地方实际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行使自治权的前提,不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符合国情的信息,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但不是高度的自治权利,故D项错误。2.(2017·湖北黄冈月考)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新中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槃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这次会议()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B.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D.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B据材料关键语句可知这次会议是第三世界国家参与的,“具有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的精神,这与1955“”“年万隆会议中形成的万隆精神相符。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的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从而有利于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因此与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联合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1961年召开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有关,故D项错误。3.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解析:A“”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符合两国国家利益,是双方在两极格局下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故A项正确;“”中英建立半外交关系,只是当时东西方关系的特殊现象,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是对抗,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此外交活动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17国建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故D项错误。4.(2017·湖南长沙二模)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解析:D“据材料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知与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有关,“而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源自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只是改善,还没有完全实现与西方外交的正常化,故A项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中苏结盟有利于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B项错误;推行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C项错误。5.(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