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论文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和选育本科生: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学科专业:完成时间: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前言: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产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些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另一些微生物能产生抗生素,被大量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微生物产业在21世纪将呈现全新的局面。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叶,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第三大产业。这是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为生产对象的生物产业,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从自然界获得的高产菌种。那么如何从自然界中得到高产菌株呢?这就是接下来我要探讨的问题。摘要:本论文通过培养基制备及灭菌、菌种分离纯化、菌种鉴定、培养条件优化以及诱变育种等五个实验,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产淀粉酶细菌和选育高产菌株。从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和方法,学会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去解决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关键词:筛选、选育、诱变育种、高产菌株Abstract:Thispaperthroughculturemediumpreparationandsterilization,isolationpurification,identification,optimizationofcultureconditionsandmutationbreedingoffiveexperiments,screenedfromsoiltoobtainamylaseproducedbacteriaandbreedinghighyieldstrains.Inordertograsptherelatedexperimentaltechniquesandmethods,learnhowtoapplythesetechniquestosolvescientificexperimentsandproductionpracticeofthespecificproblems.Keywords:screening,breeding,mutationbreeding,highyieldstrain实验原理:在自然界的土壤中存在产淀粉酶的细菌,通过土样悬液稀释涂布和平板划线分离于含有淀粉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淀粉酶。产淀粉酶的细菌可在菌落周围水解淀粉出现水解圈。滴加碘液,未水解的淀粉呈蓝色,水解圈无色。通过计算水解圈大小(H)和菌落大小(C)的比值获得产淀粉酶能力强的菌落。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定产淀粉酶菌株的种类。并将之转接于不同条件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淀粉酶酶活,得到最佳培养条件。然后在紫外线下照射,对诱变后的菌种进行筛选和复筛得到产淀粉酶的高产菌株。1材料和方法1.1样品采集分离样品来源:2010年11月15日于33幢宿舍楼下花坛采集土壤若干,装于信封中。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鉴别培养基为淀粉培养基、优化培养基为摇瓶发酵培养基。1.2方法1.2.1产胞外淀粉酶细菌的分离和筛选将新鲜土样依次稀释至10^-3、10^-4稀释度,分别涂布于淀粉培养基中,再将10^-1的土壤稀释液在一块淀粉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离,将这3块培养基倒置于恒温箱培养。24小时后,选取典型细菌菌落,并用记号笔进行编号。将编号后的菌落用无菌牙签挑取,在备用的1块淀粉培养基平板上分别点种。在3块淀粉培养基滴加路哥氏碘液显色,观察水解圈并测量菌落大小(C)和水解圈大小(H)。找到水解圈最大的1-2个菌落和编号,在对应编号的点种平板上做好标记。将点种平板继续置于30℃培养。1.2.2产淀粉酶菌种的鉴定(一)产淀粉酶待检菌的培养特征与形态特征的观察与鉴定首先进行培养特征的观察:菌落形状与大小,边缘,表面,隆起形状,透明度,菌落与培养基颜色等;再用显微观察细菌细胞:细胞形状是杆状(长杆或短杆)还是球状?有无芽孢?有无荚膜?最后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二)细菌的16SrDNA分子鉴定从平板上取单菌落加入20μl无菌水,100℃加热10min。轻微离心后,取5μl作为模板。反应体系:在一个PCR管中用微量移液枪依次加入列物质:Taqbuffer(10×)2.5μlMgCl2(25mM)1μldNTP(2.5mM)2.5μlPrimerForward(50mM)1μlPrimerReverse(50mM)1μlddH2O16.5μlrTaq(2U/μl)0.5l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后,95℃变性1min,59℃退火1min,72℃延伸1min,共25个循环,72℃延伸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