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1页旅游文物现状与远景分析近年来,旅游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旅游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旅游强县、文物兴县”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山、水、湾、古镇”旅游品牌,实现了全县旅游文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我县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县旅游发展现状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泽州旅游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山西和中原打造“大旅游”线路中重要的连接点。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人口53万,民族17个。泽州县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独特。境内遗存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遗址,汉唐及明清各朝代的古代建筑、古石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量的革命旧址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林林总总的自然景观更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誉的“珏山”旅游区;有“北方江南”之褒称的“山里泉”旅游区;有山水风光之最的“李寨”自然风光旅游区;有唐元塑像之精品的“青莲寺、玉皇庙彩塑”;有全国卫生模第2页共21页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1页范村之称号的“东四义小康旅游区”。东有珏山吐月,西有松林积雪,南有孔子回车,北有白马拖缰,这四大名景实为人间奇绝。改革开放以来,泽州大地涌现出一大批现代都市化的新农村,形成了“泽州小康”这一全新的旅游品牌。另外,泽州还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如剪纸、面塑、根雕等。境内较为成熟的景区有6处,分别为珏山、龙门、山里泉、李寨、东四义、卧龙山。根据市委市政府旅游发展战略,把全市旅游资源分为三大区域,我县珏山、山里泉景区位于丹河中线旅游区域。目前,较为成熟的景区有珏山和山里泉。“十一五”期间我县珏山、山里泉这两大景区正向国家级4A景区冲刺。泽州县现辖有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分别是富景国际饭店(四星)、高都大酒店(四星)、太行饭店(二星)。旅行社共有3家,分别是友好国际旅行社(国际社)、美韵旅游有限公司(国内社)和谐旅行社(国内社)。县内自然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有山岳资源群、峡谷资源群和岩溶资源群三大类型。资源组合已初步形成优势,绝壁、名山、秀水、古刹、遗迹、新村独具特色,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广阔,旅游资源组合优势在晋东南甚至全国都具有独特性,个别资源还具有垄断性(如玉皇庙泥塑、岱第3页共21页第2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1页庙古建)。人文资源方面,泽州县更是品种齐全。境内文物资源分布广、品种全、档次高。全县现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9处,市保单位14处,县保单位29处。为了加大泽州小康社会建设力度,加快泽州县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使泽州旅游走多样化的道路,泽州已先后四次成功举办金秋小康旅游节、“金镜头”、“西部作家诗词会”等活动。连续几年分别参加了在山东烟台、广西桂林、山西太原、河南郑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成果明显。宣传促销初见成效,地接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313.5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4383.5万元,旅游经济稳中有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打“旅游兴市”这张发展绿色产业的王牌,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撑晋城市国民经济增长的“八大产业”之一和全市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这一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在我市今后国民经济大格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此大环境下,泽州的旅游经济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全县旅游战线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已经开始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县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颇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文物保护工作我们就一直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十六字方针,配合市旅游文物局划定了湖娌二仙庙、天井关等省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控制第4页共21页第3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