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回收行业怎样入门梳理手机的产业链,从芯片公司、方案公司到显示屏、触摸屏、摄像头等,在每一个领域,都有几家巨头把持,还有一些小玩家在夹缝中生存,俨然一片红海市场;手机的品牌玩家更是如此,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小型玩家不断出局,虽有资本助推的过气品牌不断回归,但是成不了气候,这已经成了一片血海市场,未来两年竞争将更加激烈;当手机进入存量换机时代的时候,手机后市场虽有资本进入,并没有产生巨头,相对于近千亿的市场规模,这里俨然还是一块处女地。一、国内进入存量换机时代,手机回收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95%,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75%,两者未来都很难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的手机增长率下滑,手机出货量趋于稳定,手机保有量也会趋于稳定,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换机时代:用户数、人均智能手机数目均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换机需求是当下手机销售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工信部数据,中国目前的手机保有量接近13亿,智能手机普及率75%计算,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9.75亿。根据企鹅智库数据:中国的智能手机平均换机周期为22个月,那按照每次更换一部手机测算,每年约有5亿部手机更新。从整体看,我国70%以上的消费者会选择在2年左右更换手机。从各品牌看,三星、苹果等高端用户群体换机周期会更长,而OPPO、VIVO、小米的换机周期则相对较短。按照中国目前智能手机9.75亿的保有量,则我国目前每年更换的手机数目近4亿。综合以上数据,我国每年更新的手机数量约4-5亿部,换机市场巨大。而根据市场调研,目前被更换的手机闲置率超过80%,并且很多人的闲置不止一部。综合测算,目前情况下,中国的闲置手机已经高达5亿部,加上未来的换机需求,闲置手机的数量会成倍增加。鉴于目前消费者对回收的价值感低,回收企业的回收成本高,并且没有统一的回收行业标准等因素,目前这个领域并没有产生规模性企业,近几年虽有资本介入推动发展,但是整个行业依然不温不火。其实,那些闲置的手机大部分处在良好的使用状态或者经过简单的刷机/换屏等修补方式就可以重新利用;即使是那些不能正常使用的,其某些零部件、外壳、金属等硬件也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即使按照单货值500元计算,那在中国手机的回收市场就存在千亿的规模,如果能够对回收市场的硬件加以细化再利用,这将是一个数千亿的市场,并且,也能够带动整个手机产业链的重生和再造。二、手机回收虽潜力巨大,但市场前景堪忧1、目前,回收的手机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质量比较好的,屏幕、外壳都没有损坏的,软件等系统经过刷新还很流畅的,这部分可以直接作为二手手机销售;(2)质量比较差,外观有损坏或者功能有损坏,这种可由进行维修后作为二手手机去销售,或者进行拆解作为备件;(3)完全没有翻新修复价值的,这些要么是损坏的比价彻底,要么是老型号,市场已经没有销售,这部分会直接拆解,作为备件资源,备件用来重新组装机器。2、目前手机回收行业的主要问题(1)由于行业的专业性,提供手机消费者无法确认价格是否合理,过低价格导致放弃交易;无法保证隐私数据的安全性;(2)由于行业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回收企业的获客成本过高、处理程序成本高,这也是目前回收企业需要资本持续投入的很大原因;(3)消费者购买方无法确定手机是否是翻新机以及翻新的程度如何,是否是官方零件等,担心被骗;(4)手机回收再销售市场,存在诸多灰色地带,缺乏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督;(5)环保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工厂采用的湿法处理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由于行业装备水平低、产业链比较短等因素导致附加值偏低。以上诸多原因导致了目前手机回收行业的场景:①拆解公司规模小、行业分散;②拆解公司方法原始,容易造成环境二次午饭;③隐私数据有非常大的数据安全隐患。行业亟待改革。三、国产政策引导、移动互联网助推、资本介入推动等因素共同助推手机回收市场发力1、国务院于2022年2月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发布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国家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