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鼎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5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和研究依据1.1.1前言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为邻,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窗口和通道。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云南省的经济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后,给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已被历史性地推向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位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东西最大横距为15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为320.4公里,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现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和兰坪县,共四个县。全州人口50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于地处边远、山高谷深、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等原因,致使到目前境内丰富的资源依然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随着西部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怒江这个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商机已经逐步被世人所瞩目。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全州内只有一座小型立窑水泥厂和两座水泥粉磨站,这与怒江梯级电站的开发、市政搬迁、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优质水泥的需求很不相符,大量的水泥需要从大理、保山等地购进,这就使得建设成本大幅度提高,不同程度的制约了怒江州整个经济的全面快速和持续发展,因此在怒江州内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在此背景下,怒江鼎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在云南省设计院1怒江鼎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5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怒江泸水县六库镇内建设日产5000(2×2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的决策。1.1.2项目提出的背景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我省熟料产量为2500.94万吨,其中预分解窑熟料产量为783.32万吨,仅占熟料总量的31.32%。其余是平均规模不足20万吨的立窑企业,并且达产率很低,而代表先进水泥生产技术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的发展却依然缓慢,优质结构水泥缺口很大。我省水泥工业仍普遍面临着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大中型旋窑水泥短缺、经济效益不理想的局面。从全国来看,一方面总量过剩,一方面优质、高档的产品又满足不了需要。因此国家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战略部署。这是国家为确保建材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历史性转折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建材工业整体素质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对水泥工业作了重大战略调整,国家和云南省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第一是对水泥工业进行“上大改小”,同时对地方小水泥采取“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第二是国家已经修改并实施了沿用几十年的水泥检验标准,新出台的水泥检验标准同国际标准(ISO)接轨,彻底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档次,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和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水平。通过上述重大措施,势必在水泥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立窑水泥的市场空间日趋狭小,新云南省设计院2怒江鼎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5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水泥工业的整体格局将演变为大力发展大中型熟料水泥生产基地,立窑水泥逐渐淘汰或改建成粉磨站,促进水泥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水泥工业的生产格局。2006年6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印发了云轻重工[2006]175号文《关于加快水泥工业发展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我省水泥结构调整做出了新的部署。2006年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09号)。提出了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总量控制,依靠发展促调整,通过调整促提高。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水泥工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