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启蒙教育中形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中期汇报徐汇区龙山幼儿园:孙黎一、研究的目的:“形象教学法”是我们从已故美术协会流行色学会理事徐仁元先生的教学课例中提炼出的一种用于幼儿美术启蒙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之所以会选择这个课题来研究主要有二方面的原因:1、幼儿发展的需要在整理了徐仁元先生的大量的教学实践课例后,我们发现了他教学的一种独特风格——把握物体的形进行教学,通过“形象位置的判断”、“形象添加与联想”、“形象手指操作训练”、“形象设计与制作”这四部分的专题教学,使幼儿在美术方面的表现表达力达到了一种充分的发展,效果好,更重要的该方法使用对于促进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思维,提高五个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而这些能力将直接影响人的一生。2、幼儿园发展的需要该方法与二期课改——顺应并促进孩子发展的课程理念是一致,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但由于徐先生突然的病故,使得他留下的教学经验较为零散,我们希望通过对徐先生手迹、课例的分析,将这些零散的经验,归纳整理出适用于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为幼儿园的园本培训提供素材,为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的创建提供内容。二、研究的目标:本课题通过对徐先生的著作、教学内容安排和课例的分析研究,加深教师对“形象教学法”的内涵、价值的认识,并通过对徐先生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指导语进行比较、归纳、梳理提升出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提供美术教学中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为幼儿园提供可操作的园本培训的资源,行成龙山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三、研究的内容:1、“形象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2、“形象教学法”的特点,3、“形象教学法在使用中的规律性步骤、教学指导语言等3、各年龄阶段中“形象教学法”的使用方法与策略四、所做之事本课题自立项起,课题组就着手在二大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是文献的整理工作,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另一方面是对整理出的资料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工作。今天我就这二方面的工作向大家做交流,希望得到帮助。(一)、文献研究1、开展情报收集,撰写情报综述我们从网络、书籍、学前杂志等方面收集目前关于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方面的相关研究情报,再次认识了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须,也是发展幼儿多项能力,塑造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从国内大多以一线教师的点状研究经验中发现很多有价值和借鉴的方法,有传统美术教学的方法,也有主题性美术教学的方法,情报收集对于我们坚定研究信心和拓展研究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认真研读原作,总结教学方法(1)、理解了“形象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的认识徐仁元老先生于93、94年间担任龙山幼儿园的特色课教师,因为突然的离去,使得我们的已研究只能停留在当时的文本资料上,我们对徐老当年发表的关于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文章进行了研读发现了他所推崇的“形象教学法”的内涵、价值即:把握物体的形,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幼儿五个方面能力(观察、记忆、想象、比较、创造)的综合发展。关注三项可塑性条件(生理机能、心理意识、物理常识)的合理运用达到二类思维(扩展性思维、聚合性思维)的相互促进最后实现一个特点(童心自我),该方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顺应了幼儿的发展。我们还对徐老的手迹(教学大纲、备课、范例)进行分析,找到了幼儿自身美术发展的序与幼儿美术教学的一个序,以及他独到的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特点与有效指导语。(2)发现了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序:幼儿自身美术发展的序:形象熟悉——图形想象——图形联想——图形融合——图形动态幼儿美术教学的序:“形象位置的判断”——“形象添加与联想”——“形象手指操作训练”——“形象设计与制作”(3)、总结了形象教学法的特点:★、分单元按序进行多种美术画法的练习由浅入深的序:形象位置判断:(近大远小、近底远高、前后重叠、形象位置的区别)——形象的添加与联想——手指操作训练(撕贴、立体制作)——设计与创作(与游戏活动结合)丰富的画种:油棒墨迹画、撕纸拼贴画、油棒刮刀画、线描淡彩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