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热点四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近代中国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任务,现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高考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的考查,侧重于列强侵华带来的影响、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救亡图存的探索;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全球化趋势,多侧重于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考查;对战后政治格局演变的考查,侧重于美苏冷战和世界多极化。1.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时间国际背景阶段特征侵略战争结果与影响抗争事件19世纪40至60年代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作为主要侵略方式;侵略过程中列强间的关系以相互勾结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两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广州人民和部分爱国清军的英勇抵抗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侵华的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左宝贵、邓世昌与日军激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侵华的方式:从“以华制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英法成为侵华活动的配角。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百年反侵略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后由日本独霸中国争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任务——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领导阶级:农民阶级。领导组织:拜上帝会。指导思想:将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革命纲领:空想性、革命性集于一体的《天朝田亩制度》。群众基础:农民阶级。革命策略:孤军奋战。(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组织:同盟会。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群众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策略:不断暴动,孤军奋战。革命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组织: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纲领: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主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策略: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革命道路: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前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预测押题]57.考查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2016·临沂模拟)经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