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检测(一)(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山东聊城调研)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解析:选A“。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商朝祭祀对象的广泛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故A项正确。2.周朝建立,大肆分封。如封功臣姜尚于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都丹阳(今河南淅川县);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西周政治的稳定与巩固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选A。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周形成了众星拱月般的局面,西周成为绵延数百年的强国,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的周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还是与贵族共治天下,故B项错误;分封制虽然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但周王室对地方只能进行间接统治,故C项错误;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故D项错误。3.(2020·福建泉州阶段检测)“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贵族特权B.强化族长权力C.均衡权力分配D.强化国家管理第1页/总7页解析:选D“”。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答案为D项。4.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君主姓氏—姬姓姬姓—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战争次数130331328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解析:选C。材料中周朝各诸侯国之间,“”“”尤其是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的战争次数较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过度解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官僚政治与中央集权制,排除B、D两项。5.《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D.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反映了农业动力发生质的飞跃,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的结论,故B项错误;C“”项中普遍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材料并未体现人民的生活水平状况,故D项错误。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公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第2页/总7页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解析: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井田制是以村社为单位的集体经营,“”材料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说明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故选B“”项;村社强调宗法血缘,以家庭为单位说明宗法血缘的削弱,排除A项;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户籍制度,不是土地制度,排除D项。7.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需奔波数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