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B)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3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巩固练(含解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B)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3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巩固练(含解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通史B)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3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巩固练(含解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通史B)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3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巩固练(含解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3/5
第3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3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访问非洲国家的影响4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5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务实外交理念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我国1975年宪法规定: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通称“四大自由”,就是你可以对你认为的任何坏人、反革命、阶级敌人,采取上述形式,任意“揭发”)……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些形式。我国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删除了“四大自由”,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这种变化说明()A.我国已经建成了非常完善的法制社会B.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有了完全的保障C.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遭到一定的削弱D.我国的法制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解析:D材料中宪法发生了从注重阶级斗争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得到完善、加强,我国法制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D项正确,C项错误。A、B两项中的“非常完善”“完全”程度上过于绝对,排除。2.(2018·安徽合肥二模)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第1页/总5页小学普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人数(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1987年151.318.2280.075.711.876.11990年1069.528.7293.036.413.676.62000年1181.569.1498.916.831.735.7年1056.4710.7678.909.4177.967.4A.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解析:A材料中,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这充分显示出国家在真正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民族政策,A项正确。我国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正式提出于1995年,与表中时间不符,C项错误。根据材料表格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在稳步发展而非迅速发展,D项错误。3.(2018·广东广州二模)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美国的威胁C.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解析:D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当时中日两国虽然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但是达成一些协议,贸易关系也有显著发展。这是1953年12月以来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是中国奉行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的结果,D项正确。1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日关系发展而非美国的威胁,当时美日属于同盟关系,B项错误;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第2页/总5页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C项错误。4.(2018·重庆二模)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此次出访,认为它是“亚非政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这次访问()A.开启了中非之间团结合作B.打破了美国对华孤立政策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D.推动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解析:C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孤立,中国和非洲大陆国家交往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的访问扩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C项正确。中非之间团结合作在之前就有,A项错误;这次访问之后美国仍然奉行对华孤立政策,B项错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D项错误。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解析:D据材料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知与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B)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3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巩固练(含解析)-人教高三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