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二十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1.(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没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答案】C【解析】考察对改革开放后对外政策的理解。这一时期这一判断主要是为国内的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D说法错误,A也不符合史实,B此时世界格局仍是两极格局,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选C。2.(河南省漯河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1990国际元)年份182018701913195019731998中国2286001897402413442399037400483873352占世界份额(%)32.917.28.94.54.611.5上表表明A.近代现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B.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C.“”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答案】D【解析】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GDP得到很大的发展,占世界份额的11.5%。3.(河南省漯河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993年,第八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3年第十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和外经贸部合并成商务部。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言论是A.“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第1页/总11页B.“”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D.“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名字的改变强调加强对外贸易发展商品经济。4.(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9题)图三为十一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币,两幅图表明图三A.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优先发展农业B.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成就巨大C.主动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事求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答案】B【解析】考察改革开放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十一三中全会,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有上海的发展还有拓荒牛,这都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故答案为B。5.(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20题)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A.十一三中全会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邓小平南方谈话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答案】C第2页/总11页“”【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根据题干南徙启帷幕说明改革开放从南方拉开序幕,“”“”脱开金锁走蛟龙说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历经了艰难取得一系列成就。由此分析,应选C项。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适应性练习文科综合试题19题)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汪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采取的重大措施是A.开放港口城市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对外开放。根据时间可以判断,开放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开辟经济开放区、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在1985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7.(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14题)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B.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