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高考历史 经济史部分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 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VIP免费

(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高考历史 经济史部分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 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_第1页
1/2
(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高考历史 经济史部分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 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_第2页
2/2
(详解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选择题1.(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梁启超把《二十四史》中“”有传记的人物籍贯列成表格,如下:省汉(百分比)唐(百分比)宋(百分比)明(百分比)陕西14.9621.603.344.51河北7.3618.4810.607.22河南31.4317.6817.586.94浙江2.42.786.6514.51广东00.260.332.82福建0.1508.85.19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帝都所在地人物往往特别多B.地区分布呈现南升北降的格局C.人物的地区分布逐渐平均D.政治中心逐渐南移的趋势【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可以理解到A“”项说法正确,都城所在,人物较多;B项正确,南方人物逐渐增多;C项正确各地区的分布渐逐平均,本题选D项,D项说法不能反映材料,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不存在逐渐南移的趋势。2.(长沙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经济中心南移。从图表中的工场主可知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此情景出现在明代苏杭地区。故选D。第1页/总2页3.(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9题)南宋时代,苏州、杭州、成都等地设置织锦院(官营丝织业机构),各有织机数百架,工匠数千人。民间私营作坊更多,生产大量精美丝织品,如武康与安吉的绢纱、鹅脂棉,均属上品,嘉善魏塘的宓家所织画绢,远近闻名。这反映了A.民间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B.丝织业发展日趋集中C.政府设置的丝织业机构开始出现D.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材料反映南宋时期丝织业发达,南宋在南方,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A是在明中叶后,B项材料无从体现,C项官营手工业早在南宋以前出现。4.(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七次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5题)《隋书·食货志》记“载,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冀州之北,钱皆不行,交贸者皆以绢布;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这说明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河西诸郡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地图信息可知,黄河流域主要使用绢、帛作为货币,这说明南北朝时期该地战争频繁,人们对国家的货币不信任,于是使用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币即国家发行的货币,这说明人们对国家比较信任,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社会稳定。隋朝时期,经济重心尚在北方,还没有完成向南方的转移,A项不正确;BC项与题意无关,故选择D项。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适应性练习文科综合试题题)12.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A.大运河开通B.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成为唐朝的政治中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本题可采用排除法,C是在南宋时期,扬州不是都城,不属于政治中心,D可以排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故B可以排除。大运河开通便利扬州商品流通,故A正确。第2页/总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高考历史 经济史部分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 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