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具体表现总体上政治(1)深重的民族危机。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在华代理人。(2)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领导了一系列新型的革命斗争,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3)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剧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并日益深化(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觉醒与探索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主旋律)经济(1)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甲午战后,列强掀起在华投资设厂、筑路、采矿等高潮。(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社会生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服饰、礼仪、交通、通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1)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由此开端。文化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4)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1讲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2)主要战役:□1894年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之战→1895年□威海卫战役。(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约》。)(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①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狂潮。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2)过程:□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攻陷北京。(3)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内容危害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影响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黄海海战(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遭日舰偷袭。(2)概况: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率官兵英勇作战,以日舰率先逃离战场而告终。(3)结果: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