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镇是xx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83.6平方公里,辖区45个村(社区),其中城镇社区12个,常住人口18.6万人。今年以来,按照xx市人民政府流管办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镇流管办科学筹划,精心组织,不断健全三级机构建设,强化两项工作保障,完善六项工作制度,注重信息传递,反馈与应用,不断深化管理,优化服务,在全镇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办所联动初见成效,常态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落实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镇辖区共划分31个网格,聘请专职协管员25名,兼职协管员45名。1-10月份,我镇共录入平台信息达24405条,其中房屋信息13582间,出租房屋1295间,流入人口4429人,用工单位1212家,流出人口3453人,留守儿童73人,空巢老人249人,返乡人员112人。一、强化三级组织机构,确保工作快速高效一是充分发挥镇流管办组织协调职能。镇党委、政府将流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镇群工办设立镇流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4名专职工作人员。镇流管办每月召开一次全镇流管工作专题议会,研究分析基础信息应用,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服务管理推进情况,研究对策措施,深化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安排流管阶段性工作。二是切实加强村(社区)流管站组织机构建设。各村(社区)也按要求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由村(社区)书记亲自挂帅任站长,具体负责本村(社区)流动人口推进工作,确保了流动人口推进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责任落实,为流动人口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动员基层干群参与流管站点建设。信息采集的基础性决定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我镇广泛动员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流管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物色小区门卫、保安、治保人员、物管、业主委员会、红袖套等力量,全面参与流动人口第1页共4页采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社区民警的优势,提高村(社区)信息采集工作效率,落实采集质量管控责任,解决在信息采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我镇共设工作站45个,采集点315个,采集员400人,设集中录入点1个,录入人员60人,电脑60台。今年,xx市政府流管办组织对我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分别进行了一季度、二季度的目标检查,xx市检查组队我镇工作台账、人员和经费保障以及我镇在流管工作中实行纵向管理工作模式给予肯定。二、落实两项基本保障,确保工作稳步推进。一是落实经费保障。镇党委政府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保障纳入财政保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并实行信息采集录入补贴措施,激励工作推进。在落实专兼职协管员工作经费上按标准进行补贴,每半年按考核结果兑现一次。辖区内281个封闭式小区院落,由镇政府出资统一制作了出租房屋公式栏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点公示牌,45个村社区网格图也由镇统一制作,对辖区的出租车、物管、中介、餐饮、娱乐、旅店等专项行动,按要求完善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维护工作,对10人以上的餐饮、娱乐、旅店行业按要求全部制作了一牌一薄。达到了规范统一,1-10月,我镇在流管工作方面已投入经费近15万元。二是落实物质保障。各村(社区)利用现有办公条件,采取租、购、兼用等形式,整合资源,全力做好三级流管机制硬件建设。落实了办公场所,配齐了基本的办公设施。三、完善六项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规范有序。一是建立宣传发动制度。我镇流管办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流管工作宣传措施,以张贴宣传公告、发放至辖区村(居)民的一封公开信、村(社区)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向各村(社区)群众广泛宣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以及城市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会议、座谈、坝坝会等方式对各村(社区)居民、商业店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多层次宣传动员工作,实行宣传工作的全覆盖。二是建立业务培训制度。为确保入户登记质量,使信息采集员熟悉掌握房屋、流动人口、大型用工单位基本信息调查表、第2页共4页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调查表(户)(人)、其他人口基本信息调查表的填写要求,在采集工作中确保数据完整、准确,镇流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