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关于课改阶段总结发言稿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对升学率狂热的追求,窒息了师生“对高贵东西的热爱”,与之应和的课堂教学则让师生“只生活在世界的表层、有用性和外观之中”。现时代,同学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成为一个聪慧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任何一场变革必定带来两种结果淘汰或者制造。课堂改革荡涤着我们恪守多年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置身其中,只能作出一种选择,不想被淘汰,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变革。课堂教学改革摧毁了不思变革、墨守成规者赖以生存的平台。改是必定,不改,无法继续。但消极的被课改,只是行为上的被动地模仿,与课改貌合神离。只有观念的认同、心理的悦纳,才会有变革的激情、创新的灵感和有效的行为。课堂是观念的载体,课堂表达老师的理念,要打造我校“生命化个性化生活化”的“自主有效人文”课堂,必须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量的核心主题一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二是真实性课堂教学标准。围绕两大核心谈“自主有效人文课堂”构建和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同学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它试图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全体同学在认知、情感和适应性等方面有差异的进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第1页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同学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的重点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学会合作,人际交往,团队建设。合作学习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缺少了哪一个,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一)、混合编组混合编组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保证同一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同学有好、中、差三类,保证将那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同学组合在一起,保证既有男同学也有女同学,因为不同性别的个体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同一小组内的同学的家庭背景是不一样的,因为儿童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出格特点等往往带有家庭的烙印,而同学的家庭可能属于许多不同的社会群体或阶层,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同学应对真实的社会生活。每组要设组长,组长同时是责任班长。同时强化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个人责任。(二)、积极互赖积极互赖代表了小组成员之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帮助同学建立积极互赖的方法主要有目标积极互赖、奖励积极互赖、角色积极互赖、资料积极互赖、身份积极互赖、环境相互依赖、想象相互依赖、外部对手相互依赖。目标积极互赖,全组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目标,如合写一篇论文,共同完第2页成一份答题单,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组内没有竞争压力,有利于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参加。奖励积极互赖,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成员的成绩,奖励是奖励小组,而非奖励个人,假如奖励给了个人,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奖励积极互赖打破了由好同学包揽一切或各自为政的局面,可以推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角色积极互赖,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资料积极互赖,每个成员只占有完成任务所需的一部分信息或资料,要想成功必须分享、共享。身份积极互赖,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或标志,比如火箭组,蓝天组,科技组等等,共同的身份有助于激发大家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三)、氛围同组坐在一起,组内还要分成对子组、帮扶组、竞争组。,同时还要进行与之相配的文化氛围。组长要和组员商量组名;小组奋斗誓言。班主任把这些充满个性化的组名、誓言张贴于教室合适位置,要比那些机械化标语更鲜活,对于同学而言更有激励,更能培植责任感。(四)、小组自评小组自评,又叫“团体反思”,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对共同活动的成效...